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地人
爱地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369
  • 关注人气:7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志清《在135公里等我》——慢热但热得太慢

(2008-04-23 08:32:46)
标签:

李志清

阿杜

他一定很爱你

雨街

靠岸

保佑我

那封情书

后来的我们

乐评

娱乐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李志清《在135公里等我》——慢热但热得太慢

 

 

专辑:135公里等我

艺人:李志清

厂牌:海螺音乐

时间:2008/03/24

评分★★★

 

创作老手、演唱新人的李志清,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显然也不会用一首《他一定很爱你》来作为主打,毕竟这可是一首在五六年前就已经烂大街的歌曲,歌迷对它曾经令人发指的程度,至今依然会记忆犹新。但纵观这张李志清的演唱处子作,你又很难找出一首比它更容易上口和传唱的作品,因此这也就成了很勉强但必须这样的选择了。

一个年轻的创作歌手向唱作形转化,一般都会选择一条全新的路来走,像八十年代的童安格和周治平,九十年代的陶喆和周杰伦,基本都是将歌手这个身份当成一个全新的平台,从而可以真正展现出自己全部的创作个性。当然,很多时候,这些歌手偶尔也会将自己曾经写歌别人的歌拿回重唱,甚至是推出整张专辑的概念,但一般而言,都是要等新歌难以为继的时期才会选择这条路。而这一次的李志清,却是年纪轻轻就走上了回收自己作品的路,对于唱和作的矛盾显然是最重要的原因,而这种省事的方式,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他唱作风格形象的确立,除了能让人知道李志清原来也会唱歌的印象外,基本就不能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了。

整张专辑最可取的就是采用了Demo式的制作方式,立图还原李志清创作时的心境和氛围,也正是这种还原,让音乐更多了一些画面感与亲和力,让你感觉歌手是在对你唱,而不是对大家唱。李志清的创作还是最普遍的民谣化创作,用吉它的和弦配搭心情,从而勾勒出旋律。十首作品中,除了唯一一首新歌《我和她她和他》,以及将S.H.E的《怎么办》改编成《心慌慌》作品之外,均为这种类型的作品。它们的基本特征,都是纯净却并不干净,纯净是指相对时下以节奏当成歌曲生命的潮流相比,这些歌曲由于采取了原声吉它及钢琴简洁的演绎,而延袭了历来民谣歌曲朴实、淡然的传统。而不干净,是指这些作品的旋律,在不经意间还是融合了一些R&BSoul之类的新时代韵脚,因此它们虽然在氛围上很纯净,但实则的感觉却并不清新,它们更像是温室里的民谣,也看得见阳光和蓝天,却看不见草原与大海。而这种温室的状态,也直接导致了这些作品的小家子气,它们也能够打动人,但需要时间、心情的配合,它们的忧伤很难达到一种能把一个好好快乐着的人迅速逼出眼泪的效果,因此,慢热也就成了整张专辑的基调。

唯一欣慰的是,李志清创作虽然慢热,但总还有热。《那封情书》(原唱洪乙心)、《后来的我们》(原唱品冠)、《雨街》(原唱黎升铭)、《靠岸》(原唱林宇中)、《保佑我》(原唱钟盛忠)都是这种属于流行音乐里的小众产品,它们的旋律都比较低调和不事张扬,而情绪的转化也相当地缓和,不过,由于主歌与副歌之间距离的未能拉开,也让这些歌曲大都只能在很单调的氛围中偏执,而无法形成情绪上的变化,从而达到听觉上的层次感,这也正是这些作品慢热虽能热,但热得实在太慢的原因。以此否定这些作品的质素,或许有点不合情理,但以市场的角度来否定这些作品,却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大多数的歌迷,肯定着不起这急。因此,这张专辑也和李志清的创作风格一样,只能成为那些专挑冷门来听的歌迷的首选。

 

/爱地人

14/04/08

aidiren@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