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蓓《我要的自由》——自己无法做主的自由

(2008-02-05 23:41:56)
标签:

叶蓓

我要的自由

张亚东

娱乐

分类: 乐以载道——音乐的、耳朵的
叶蓓《我要的自由》——自己无法做主的自由
 

专辑:我要的自由

艺人:叶蓓

厂牌:银基一帮行

时间:2008/01/17

评分★★☆

 

1998年,挤身于“麦田音乐”首个主打品牌“红白蓝”系列的叶蓓青涩登场,不炫技、不世故的她,在演唱上真如专辑名那样守住了纯真的本色,尤如出水芙蓉般让人感觉清新、水嫩和活力。2001年的《双鱼》,许巍首度出任制作人,在将自己独有的内敛澎湃力注入叶蓓纯真的本色之后,不仅让专辑的音乐变得更艳丽多彩,也无形中蒸发出了叶蓓的女人味。2004年的《幸福深处》,制作人换成了龙隆,在将自己酷爱的Fusion元素融入到叶蓓的音乐里,也让叶蓓的气质变得更感性和知性,听起来时尚中带着典雅,又文艺又女人。

三张专辑尤如一个女人三个年龄段的缩影,唱歌尤如过日子,唱出的旋律会随着时间的流转哗啦啦的变老,到最后往往不容易分辨出她究竟是一个歌手,还是就只是任何人身边的一个平凡女人。这样的歌手对于市场来讲,当然是失败的品种,但对于音乐本身来讲,却是一种实惠的收获。

又是三年多的日子,原本已经习惯了在叶蓓的音乐里三年一成熟、三年一结果的歌迷,这次估计要在《我要的自由》里失望了。回首前三张专辑,再加上《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里的那三首半单曲,叶蓓的歌声里,从来都有一种健康的文艺气质,朴素的浪漫情操和透明的喜怒哀乐,一点也不复杂,一切都很简单,唱与听的交流都相当的纯粹和简单,要说自由,唱歌能唱到这种程度,也已经是最大的自由了,要是比这还自由,那就会脱离传统音乐的结构而直奔“无组织、无纪律”的即兴音乐而去,如窦唯。

以最朴素的用词来讲,《我要的自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歌曲大都很难听。《自由行》、《单人旁》和《片尾字幕》等等,就像是那些打着文艺旗号的后现代主义电影,虽然有高贵的钢琴和典雅的气氛护航,但在散漫的旋律之中,你却品味不到任何艺术的用意所在,完全就像是一个孤影自怜的人在禁闭的房间内说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你要说闷骚吧,也算,但听听丁薇在《断翅的蝴蝶》里的那种闷骚,你就会发现,做为一个歌手,哪怕是再自我的感情和感觉,都需要达到一种能共鸣、能分享的程度。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是只要你把独立、独语、古典和私人的这些范儿做足了,你就清高了、典雅了、文艺了,在任何时候,一个歌手最大的功能就是做歌迷耳朵的主人,要用音乐的气质去强占他们、感染他们,而所谓独立和文艺,只是Pose而非材料。

哪壶不开提哪壶。叶蓓的声线中从来都有一个盲角,那就是她的低音,但十分令人费解的是,在《我的Diamond Love》里,制作人偏偏要让叶蓓去尝试奥运精神、挑战极限,那“厚重”的主歌,简直就是强人所难,音色又硬又干倒也随它去了,毕竟听的人可以用多喝水的方式去补水,不至于被干死,但让叶蓓的声线变得不像叶蓓,而像是用故意的拿腔作调来掩饰自己的身份,却让人真的觉得很难接受,毕竟人叶蓓这几年又没干过啥坏事儿,有必要这么藏藏躲躲和歌迷闹着玩儿吗?!

专辑最优秀的作品,还算是《优氧·深呼吸》,基本回归了《幸福深处》专辑里那种古典与感性相融合的知性气质,很女人很飘逸,最关键的是很叶蓓。而对于熟知叶蓓音乐的歌迷来讲,原本想要期盼的叶蓓,恐怕就是听她如何继续往幸福深处的深处更知性、更感性的行走。但这张专辑的制作人张亚东,却更多的只是将叶蓓当成了他录音室里的一个新设备、一件新乐器、一种新音色,去尝试、去尝鲜,因而忽略了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的道理。这也就让叶蓓在这张专辑里,只是在张亚东导演的剧情和氛围里来演自己的角色,虽然声线还是她的声线,但她的生活、她的气质,却全都被音乐的制作牵引着行走,所谓的自由,恐怕也只是张亚东的自由罢了。

 

/爱地人

01/02/08

aidiren@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