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娱乐---划拳

标签:
改革30年酒文化划拳文化 |
分类: 我的杂文乱弹 |
我们男孩子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或者说理想,一个是在作文里写的冠冕堂皇的“科学家”、“音乐家”“舞蹈家”等等带“家”字的高雅头衔;另一个就事实长大后一定要做“枚魁”!枚魁是指划拳里技艺最高超的,因此那时候各种名目的“枚魁”,在每个地区的酒桌上呼来喊去,其被尊重程度不亚于对英雄的崇拜!
几乎是从有了喉结开始,划拳伴着酒味已经在男孩子的心里根深蒂固了。这个时候按照规矩就是学喝酒的美好年龄了。中国人的酒文化里少不了划拳行令,而邯郸作为一个古老的产酒名地,划拳自然是重中之重,先不吹邯郸的酒文化的渊源,单指有个成语你就可以把邯郸的酒文化追溯到很远很远的古代了。“鲁酒薄,邯郸围”就是因为赵酒而引发的一场战争。没有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会因为酒能有这样的兴师动众的,因此,邯郸人划拳像打仗就有根可寻了。
17岁,我开始第一次喝酒,但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划拳,自己家,邻居家里,门口小饭店,树阴乘凉着,只要有酒,划拳那似歌的声音就会钻进耳朵,那对男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享受了,更多的却是一种诱惑!
“枚魁”的称号不是自称的,是被人公认的。“枚魁”的战术多变,声音抑扬顿挫,激动时如瀑布直下,让人防不胜防,以快,准,恨为主要战术,直指对方的要害!这种类型的划拳是所有酒客都喜欢看的,也最能烘托酒桌气氛。
划拳也有和平型的,就是不紧不慢,二八板,这种类型是最让人陶醉的,就像是在听一曲流水一样的歌曲,这个时候众多酒客是一边听着,一边会夹着菜吃着,就像是在听高雅音乐会!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赖枚”!“赖枚”就是指用自己的小聪明,或抢,或二六不分,这样的场面是最让不愿意看到的,抢起来的时候完全破坏了划拳声音的韵律,听着刺耳!另外“赖枚”者往往被灌以酒品不佳的骂名,以此延伸为对人品的评价。
划拳,被戴上“不文明”的帽子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其实划拳是最讲究礼数的一种酒桌文化。
喝酒者在喝酒之前总要先介绍介绍自己,然后从名字上可以知道对方在本地的“枚品”如何,“枚品”好者则受人尊重,“枚品”差着,自己心里有个数,以防着对方对自己的“暗算”。
喝酒开始,先干三杯酒,这在中国都是一样的规矩,然后以年龄大小开始闯关。长者为先,一般第一个闯关都是这个桌上的长者,他会自动喝上一杯酒,表示认可了自己即将上战场的决定。然后他会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划拳,讲究六局四胜制,输者喝四杯,赢着喝两杯,叫“陪”,是一种礼数。
划拳开始先“见面”,像武术抱拳那样的,这是划拳的第一礼节。划拳的“见面”就是两人同时伸出大拇指,嘴里同时喊出“俩俩俩”或“弟儿俩好”“爷俩好”的声音。这是开战前的预热,邯郸讲究单见面和双见面,原先我们当地是单见面,也就是只喊一遍“俩俩俩”,后来流行了双见面,喊两遍,出两次拇指。
如果是初次喝酒,都会很有礼貌,赢者会谦虚地说输者在“让”着自己,而输者也会很不服气的继续来划。
如果韵律和技术都旗鼓相当的话,就开始了进一步更激烈的战斗,频率会急切,但还是很好听的,就是像是上阵的锣鼓那样急切。这时候的划拳基本没有点缀,如:俩俩俩、俩俩俩,三个三,幺幺幺,四季四季,五魁首,六六六,七巧巧,八个八,九个九,全到,不出(0的意思)!
如果两人战个平手,就会以二八板来划,也是一种暂时休息的过场拳,如:弟儿俩好,好弟儿俩,疙瘩垂(0的意思),幺个枚儿,三个三,四季财,五魁首,六连顺,巧七枚、八个八、九归一,十全到!
也有编顺口溜来划拳的,往往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如:弟儿俩好,好弟儿俩,二郎类担山,三阳类开泰,四季类发财,过五关哪个斩六将,锣鼓三声斩蔡阳,八仙类过海,三九类胃泰,敲你类门来十全到!
不知不觉,划拳声从耳朵边消失了,但我还是怀念有划拳声的酒桌,哥哥曾经是大家公认的“小枚魁”,用他的话说: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谁来救救邯郸枚?!我的手已经生锈了!
受害最深是酒鬼老张,曾经是听着声音找酒喝,目前天天在街上转悠:没有一点声响,都变成偷喝了,听不到划拳声,我怎么厚着脸皮去蹭酒啊!文明喝酒害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