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下

(2021-04-02 16:30:08)
标签:

无标签

分类: 散文

放下

时下,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我们的内心却快乐不起来了……

                                                               ——题记

 

如果是身上的负重,大家都巴不得放下;如果是心头的负重,就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如果是花了一生奋斗而来的功名利禄、儿女情长,就更难有人真正放得下了。除非,你是大大彻大悟的道德高僧,抑或是被失败打击得奄奄一息的行尸走肉。

但是,人生短短几十年,每个人都一样日升日落,每个人都一样春夏秋冬,每个人都一样衣食住行,首先可以确定为不存在的就是失败二字。你可能确实没赚太多钱,但你跟赚了很多钱的人一样沐浴阳光、一样上床睡觉,你怎么能说不成功呢?你不用赚那么多钱却和赚了很多钱的人享受着同样的待遇,你比赚了很多钱的人更成功啊!你可能确实没有当上什么官,但你跟当了一官半职的人一样立世谋生,你听凭有官职的人派遣,有官职的人靠你跑腿,你不用当官就能和当了官的人互惠互利,这难道不算成功吗?这是更了不起的成功啊!你可能确实没有什么名气,在外面没什么人认识你,你的名字也没多少人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只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在你的眼睛和耳朵不在现场的时候,你的名字和名气跟你有关吗?也许你会说,当我在现场的时候,响亮的名字肯定会给我带来荣耀或者方便。可是,现场那些前来欢迎你的名不见经传的人,不是也和你一样呼吸着现场的空气、营造着现场热烈气氛吗?甚至,大名鼎鼎的你,有可能还要由一个“小人”领着,你才能坐到安排给你的位置上呢。这个时候,你不会细思极恐吗?那个被你认为失败的小人,却成功地把成功的你领到了一个他不领你就坐不上去的位子上,你这时是成功呢还是失败呢?他这时是成功呢还是失败呢?

所以,失败是不存在的!既然失败是不存在的,成功当然也无从谈起了!你不可能趾高气昂地宣布,我成功了!因为,你说这话时,在你面前走来走去的人,没有一个是失败的!当然,你也不可能垂头丧气地呻吟:我失败了!因为,什么是失败?失败是什么?世上根本就没人知道——也就是说,成功和失败都是不存在的!

因此,再来想想人生在世、想想过往的那些人和事,想想那些曾经亲密无间的面孔,想想那些曾经争来夺去的利益,都已缥缈得如同不存在一般。你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那些是不是一个梦啊,甚至连一个梦都不是,仅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念想,和你现在脑海里产生的某个念想一样,很快就会虚无在天地之中,飘散成远处一声似有似无的蝉鸣。这样,你对你的过去,对你的现在,对你忠心耿耿地想要打造的五彩缤纷的将来,还会像原来一样放不下吗?

 

佛法教人修行空性。一切都是空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桌子不是桌子,汽车不是汽车,你不是你,我不是我。而且,只有证得了空性,才算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普通人是达不到的,高人中的普通人,也是达不到的,比如你我!那么,一切都是空的,什么也不存在吗?不,有一个东西,佛认为可以暂时存在——这个东西就是“缘”,但“缘”不是一个东西,是一些条件!

一切都因缘而生,一切都因缘而灭。房子不是房子,它只是屋顶、横梁、立柱、门窗、地板这些“东西”因缘而聚而已,如果没有这些“缘”,有一个叫“房子”的东西吗?同样,窗户也不是窗户,因为窗户是由窗框、窗棂、窗扉、窗合页等因缘而生的,世间本就没有一个叫“窗户”的东西。再细下去,窗框也是不存在的,因为窗框是由木料和胶水或铁钉等缘生出来的。那木料呢?当然也是树木、人工、刀锯等的缘聚罢了……如果缘聚的条件不存在或不足,这个被称为东西的东西也就没有了:比如,没有了横梁或者立柱,也就没有了房子。

万物都是缘。树木没有了枝叶,那只是会站立的一根木头;蛇没有了大嘴,那就是一条蚯蚓;人没有了手脚,那是一只大点的蝉蛹;你如果从来没有父亲、母亲,你就没有你……

你没有你和你不是你,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思想过程不同。你没有你,是说你从来都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你不是你,是假定已经“有你”,但你是由缘聚合起来的,所以你不是你,你既然不是你,实际上就是没有你。

你既然没有你,你父母呢?你的爷爷奶奶、妻儿兄妹、朋友同事呢?肯定也是没有的呀!你可能会说:不对,他们现在正站在我面前,正在冲我微笑或者拉着我的手!你别忘了,这些都是缘,是由缘暂时聚合起来的假象,没了缘,他们什么都不是!

那么,世界只剩下“缘”了么?或者说,只有缘是世界的真相?错,一切缘都是暂时的,缘会因缘而聚合,缘又会因缘而湮灭。之所以佛要假定有缘这东西,是因为世间人太执着于自己的所见,而佛又不能直接让你相信你所见到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只好告诉你这是缘。《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看看,连道家都认为“无”才是天地的开端,“有”只是万物的根源,“无”和“有”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而已。换句话说,世间万物,追溯它的源头,实际上就是“无”,即使“有”也是“无”。

其实,禅宗的公案里还有一个关于“无”“有”的彻底讨论。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在神秀的修炼中,世间还是有“色”(存在)的,比如,身和心。但是,如果肯时时修炼自己,就能像传说中的菩提树和透亮的明镜一样,达到“空”(不存在)的境界。禅宗六祖惠能则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才是真正的见空证性,才是真正的清明空净:世界原本就无形无相,不要说没有尘埃,就是有,它又可以污染到什么东西呢?

也许,这真的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是一堆原本就不存在的假象,不存在才是世界的实相啊!

 

如此说来,世间万事万物,你还有什么放不下来的吗?从财物,到功名,到身份地位,到为了得到这些而进行的蝇营狗苟的争斗以及由这些争斗而带来的得之喜和失之恼,甚至到人的生死!

庄子对人的生死就很看得开、很放得下。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仅没哭,反而“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火了,指责庄子这样做真是太过分了。庄子却说:我发现她原本就不曾出生,这世界原来就不曾有过这个人,她在这个世界上好像只是恍恍惚惚的梦,现在这个梦醒了,她回到了不曾出生的原点,这就像一年四季的运行一样,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我哭哭啼啼的,又是干什么呢?

你认同庄子的话吗?当然认同啊!我们小的时候,看见一个个大人,成千上万地,身强体壮地,在阳光下挥汗劳作,在雨中四散奔跑,在月光下谈天说地,在街头巷尾吆三喝六……那个时候,这整个世界,全都是力量无比的大人们的。可是,几十年过去后,如今他们健硕的身影都到哪儿了呢?几十万几百万地,几千万几亿地,都钻进泥土了呀!不,他们很多都已经化成了泥土,甚至连泥土都不存在了呀!如果我们把一个人出生前和死亡后的时间连接起来,我们不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实际上从来都不存在吗?出生前是无穷无尽的不存在,死亡后也是无穷无尽的不存在,出现在世上的几十年、上百年,仿佛就是这茫茫的不存在所做的一个朦胧模糊的短梦而已。从不存在中产生一个梦,这个梦又回归到不存在,这不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吗?哭哭啼啼又能改变什么呢?

我的邻居,自十八年前我们开始邻居以来,我就叫他姚师傅。那时,他骑着一辆大型的摩托车,风里、雨里、太阳里和我们的楼道里,来来去去、进进出出。他的摩托声音很响,他的说话声音更响,我们同一栋楼大约有百户人家,没有哪家人没听过他们家吵架的。我和他家对门,我了解他们其实不是吵架,只是把日常沟通交流的音量放得太大了而已。他们一家人的性格,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大声说出来,说完了事也没了!但是,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姚师傅的声音小下来了,甚至不认真听,还以为他是不是离家去哪里了呢。只是,由于他们家确实有时也发生一些类似于吵架事件,我们还能听到他让整栋楼心惊胆战的声音。最近三四年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有几次,我甚至想问问他家里人,姚师傅是不是那个了。好在,我这种冒失和冲动还没有付诸行动,一场大雨让我发现了他的存在。那天,我慌忙地收着凉在阳台的衣服。雨来得很急,风又大,我收衣服时身上都被雨打湿了。我正想冲回房间,却听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哼哼声,我好奇地寻找着声音源,终于发现声音来自我隔壁的阳台。这时,我才发现,隔壁阳台有张靠背椅,有个佝偻而臃肿的老人被镶嵌在那张椅子里。他背向我,一动也不能动,从阳台栅栏外斜斜地打过来的雨水已经淋湿了他靠外侧的帽子和肩膀。

是姚师傅,他还活着!他大概已经喊了很久了,但他的哼哼声太小了,家里的人没有听见。我赶紧冲回房间,又冲出入户门,到对家去敲门,这才让姚师傅免去了被这场大雨浇透的风险。

前几个月,我忽然又想起很久很久没有听到姚师傅任何微弱的说话声了,出门时正巧碰见了他家里人,一问,才知道姚师傅已经走了两个月了。我一边唏嘘一边责怪他们为什么这样的事也不跟邻居们讲一下。他家里人说:“走得很快,我们还以为他是睡着了,才半个小时没人去看他,没想到就走了!几个孩子赶了回来,火化过程也很顺利,几天也就处理完了”意思是,人走得很顺畅,后事也很快捷,不必要惊动那么多人。

可以说,姚师傅对这个世界是比较放得下的——从他家人的话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家人对姚师傅也比较放得下。如今,姚师傅坐的那把椅还一如既往地摆在隔壁的阳台里,甚至他平时经常用来御风的那件衣服也还披在那把椅子上,一切似乎都不曾改变的样子,这反倒惹出我的些许放不下了:难道,姚师傅是没有来过这个世界的人吗?他曾经的隆隆的摩托车和那些能够搅动整栋楼的神经的说话声是不是仅是我和我这整栋住户的一些琐碎的梦境呢?不然,他走了以后,怎么会这么安静、这么悄无声息?安静得仿佛整个世界都不曾存在,安静得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已经走了和还没有走了的人完全放下了……

我有时想,是不是活着的时候越是能够放下的人,走的时候就越安静呢?姚师傅平时说话大声,把该说和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所以,走的时候也就了无牵挂了!

我有几个亲人,也走得很快。我外婆走的时候,是八十三岁。那年,作为独生女的母亲听说外婆有点感冒了,就去探望她。外婆的感冒并不严重,母亲就坐在外婆的床头边,外婆见自己唯一的女儿来了,就依在已经六十三岁的母亲的身上。娘儿俩聊着天,久了,外婆的声音慢慢地小了下去。母亲以为外婆聊累了,需要睡一会儿。没想到,外婆的呼吸就这样渐渐地沉了下去,一直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外公和奶奶的走也很快。外公要走的那天早上,忽然问洪砂口(我老家)有没有人来看他。外公这一代人说话一向含蓄,大家知道他是问我妈妈今天会不会去看他,于是告诉外公,说洪砂口的亲家母这两天也身体不适,不一定有人来哦。外公说:看来,我和亲家母坐同一班车呢。大家没有想到,气若游丝的外公,居然还会来最后这么一个幽默!那天中午,母亲赶到外公身旁,一直在等母亲到来的外公,睁开眼点了一下头,然后就放下了一切,驾鹤西去了。外公走后的第二天,果如外公所言,我的奶奶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此后仅仅只过了七八个年头,我七十三岁的母亲、七十五岁的父亲也相继离世。那天,母亲早起,忽然头晕,扶到床上时已不能言语,那天晚上便弃我们而去了。父亲呢,忍受了九个月的失妻之痛后,年底几天忽然染病,家人以为没什么大事,为慎重起见,就送到了医院,没想到却被医生劝回了家里,又过了三天,刚过了年的正月初三,正好是母亲的生日,父亲放下了他可能还舍不得放下的一切。

每个父母在孩子出生时,都如获至宝。及至自己大去之时,仍然对自己的至宝依依不舍。而孩子呢,见至爱的父母即将逝去,更是悲悲戚戚。可冷静一想,两代人之间,来到世上时先后也就十几二十几年,离开这个世界时却仅相距七八年,幸运一点的无非也就二三十年,就算三五十年好不好?终归是烟消云散,终归是无声无息,在时间的长河里,什么欢乐啊、悲伤啊,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水泡,风一吹便破了,仿佛从来都不曾有过一样。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至情至性的。可是,经历的生死多了,也就风平浪静了。我的岳母,十年前因车祸猝然离去时,才刚满六十岁,着实让人痛心不已,妻子和她的弟妹们,更是悲彻心腑。那时的我,对他们的哀伤有着完全的同情,因为我的父母走时,我也是这般悲摧欲绝。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这些年更多的亲人和朋友的离去,尤其是最近一年里,我身边的同龄人居然有三人先后突然堙没,逼着我猛然彻悟了:一切都是缘啊!缘生缘灭,乃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啊!

时下,我七十六岁的岳父又突然染病了。虽然这种病连医生也表示无奈,我总是劝我的妻子和内弟妹们,要顺应天命。大家想想啊:我们现在守在老人的床前,我们想想三五十年后呢,又是现在的懵懂孩儿守在我们的床前啊!既然一切的一切,都是终将万籁俱寂的暂时现象,既然我们自己都是暂时的、都是因暂时的缘而幻生的假象,我们何不好好爱护自己的假象之身,翩翩于假象之境,而尽享假象之娱呢?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能感受到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的人,定然能放下一切重负,包括身上的和心上的重负,定然能度一切苦厄,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苦厄!那么,让我们努力走进真正的放下吧!放下就是自在,放下就是见相证性,放下就是光明的彼岸!

                                            2020/1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