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绍几首元越调 小桃红

(2013-11-22 19:15:13)
标签:

文化

分类: 七零八落
“越调”,宫调名,《中原音韵》说它的特点“陶写冷笑”,(就是诙谐幽默,开玩笑的意思“陶戏”“陶写”,“陶”和“淘”应该是通假,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多用来抒情写意。“小桃红”,曲牌名,句式为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八句
1、越调小桃红
         (元)任昱
山林钟鼎未谋身①,不觉生秋鬓②。汉水秦关古今恨③,谩劳神,何须斗大黄金印④。渔樵近邻,田园随分⑤。甘作武陵人。
山林钟鼎:山林,指隐居不仕;钟鼎,指富贵生活。杜甫《清明》:“山林钟鼎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1]
秋鬓:残鬓,霜鬓。
③汉水秦关:汉之水,秦之关,是互文见义。犹王昌龄《出塞》的“秦时明月汉时关”[2]一样,概括了无数的历史事实,在一水一关的争夺中,毁灭了无数的生命,也涌现了无数的英雄。然而,那些都已经成为陈迹了。
④斗大黄金印:喻作高官。辛弃疾《西江月·为范南伯寿》,“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3]
随分:随遇,意即有多少算多少。
作者: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
2、越调·小桃红寄鉴湖诸友①
                      (元)张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凉②,闲依平山望③。不似年时鉴湖上④,锦云香⑤,采莲人语荷花荡。西风雁行⑥,清溪渔唱,吹恨入沧浪⑦。
①鉴湖:又称镜湖、庆湖、长湖,在浙江绍兴西南,亦作绍兴之别称。
②豆花凉:古代以农历八月为豆花雨。凉,八月雨后天气转凉,此时花事稀少,豆花独开,显得孤寂凄凉。
③平山:即扬州平山堂,在瘦西湖北蜀岗上,为北宋庆历八年(1048)时郡守欧阳修所建。因登其堂可远望江南诸山,山与堂平而得名。④年时:昔时,当年。
⑤锦云香:指花开烂漫,香气幽远。香代指花。
⑥西风雁行:秋风中大雁成行。曲中以候鸟大雁南来北往喻作者南北漂泊,也含有将自己思念南方友人的情意,托大雁传递之意。
⑦沧浪:古有《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元散曲中常以“沧浪”代指隐逸或暗指归隐田园之意。
简评:小令是作者浪迹于扬州时所作。首句写景,既点明时令,也反映出作者心情之凄清冷落。二句点明地点与凭眺时消闲的心境。三四五句转入回忆,寓情于景。昔日的欢乐与生机尽在不言之中,更反衬出今日之孤独飘零。结尾三句又回到眼前景象,既寄寓了对朋友的思念,又表达了要驱散愁恨,超脱尘世,回归大自然的情怀。小曲语短情长,格调清幽,含蓄深沉。
3、越调·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金末元初)杨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⑴南朝旧风: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向来被视作亡国之音
 ⑵司马泪痕多:司马指唐诗人白居易,曾被贬官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结尾两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用其意。
 译文:采莲人唱和采莲歌,杨柳岸边一叶小舟轻轻地划过。那一片欢声笑语,全然不顾忌把静夜中的鸳鸯梦惊醒,怎么了?此时有人独自来到江楼上。别云唱那让人伤心的南朝旧曲,以免引得失意的人落泪。
作者:杨果是由金入元的散曲作家,金亡以后五年才出来做官,所以面对兴亡,他感慨良多。《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这支小令以及其婉曲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兴亡之感。这是一支含蓄深沉的曲子,符合诗歌以最经济的篇幅表现最丰富的内涵的要求。杨果(1197—1269)散曲作家。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市)人。生于金章宗承安二年(宋庆元三年),早年以章句授徒。金正大(金哀宗年号,公元1224—1232年)初登进士第,官偃师令,以廉干称。金亡后,杨奂征河南课税,起用为经历。史天泽经略河南,举为参议。公元1260年(中统元年)官北京巡抚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公元1269年(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管,以老致仕,同年卒。《元史》有传。杨果工文章,长于词曲,有《西庵集》。与元好问交好。其散曲作品内容多咏自然风光,曲辞华美,富于文采。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花柳芳妍”。
4、越调 小桃红①
                 杨果
碧湖湖上采芙蓉②,人影随波动,凉露沾衣翠绡重③。月明中,画船不载凌波梦④。都来一段,红幢翠盖⑤,香尽满城风。
①越调·小桃红:越调:宫调名,其特点是“陶写冷笑”,常用以抒情写意。小桃红:曲牌名。
②芙蓉:荷花。
③绡:用生丝织的绸叫绡。
④凌波梦:即相传玄宗梦中作的凌波曲。
⑤红幢(chuáng):装饰华美的船。幢:旌旗类。
赏析
此曲写的是水乡月夜美好的情景。在月色迷茫中,画船上的人们倒影在碧湖之中,随着波光月影晃动,她们并没有伴月入梦,而是在船上彻夜采莲。夜露沾衣,月光如水,在这寂静的夜里,伴随她们的是有那华美的船和溢满全城的荷香。
5、越调小桃红 碧桃
             (元)李致远
秾华不喜污天真②,玉瘦东风困③。汉阙佳人足风韵④,唾成痕⑤。翠裙剪剪琼肌嫩⑥。高情厌春⑦,玉容含恨,不赚武陵人⑧。
①碧桃:桃的变种。春季开花。花重瓣,白色、粉红至深红,或洒金。不结果实。
②秾华:繁茂的花朵。
③玉瘦:指碧桃花枯萎。
④阙(què):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面左右对峙的一对高建筑物,此指宫殿。汉阙佳人,指赵飞燕
⑤唾成痕:指桃树渗出的桃胶在花瓣上成瘢痕,又以花瓣痕喻美人泪痕。
⑥翠裙剪剪:翠绿桃叶如裙映衬得白玉般的桃花分外娇嫩。剪剪:整齐貌。
⑦高情:深情。
⑧不赚:不骗。赚:欺骗,诳骗。武陵人:武陵人: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偶入桃花源的武陵渔人,此处亦借指隐士。
译文:花朵香浓繁盛,不喜脏污,保持天真本性,玉肌清瘦在浩浩东风中慵懒困倦,具有汉宫美人赵飞燕的千般风韵。花瓣上留着美人多少泪痕,一片片如翠绿裙衫衬着娇嫩的肌肤,情不深挚、高尚感情,讨厌春天的喧闹,玉颜满含愁恨,不欺骗武陵人。
赏析:自古咏桃花之作颇多,此首独以汉家美人写桃花风韵,情调顿出。细描姿色,淡点慵情,把桃花给写活了。而以美人伤情喻桃花于东风春雨中之伶仃神态,堪称绝笔。结尾以武陵人作结,点明了自己爱好自然风物的美好高洁情怀与隐逸之情。
作者:李致远,元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据元·仇远《金渊集》卷二《和李致远君深秀才》诗,以为李致远为溧阳(今属江苏省)人,当名深字致远。一生不得意,但因穷忘忧,孤傲清高。与文学家仇远相交甚密。明·臧晋叔元曲选》中《还牢末》杂剧署名李致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词“如玉匣昆吾”。散曲今存小令二十六首,套数四套。
6、越调小桃红 春闺怨
                  (元)乔吉
玉楼风迕杏花衫⑴,娇怯春寒赚⑵。酒病十朝九朝嵌⑶。瘦岩岩⑷,愁浓难补眉儿淡⑸。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
⑴玉楼:华贵的楼阁。迕:风吹动。
⑵春寒赚:为春寒所侵袭。
⑶酒病:饮酒过多而病。嵌:深陷。
⑷岩岩:消瘦的样子。
⑸眉儿淡:指懒梳妆,没有画眉。
译文:玉楼上春风拂动杏花衣衫,娇柔瘦弱的身体担心因迷恋春色而受风寒。借酒消愁十天有九天喝得烂醉不堪。单薄消瘦。深深愁怨难排遣,懒得梳妆打扮,眉影变淡,粉香全消,首饰全减。眼前是愁雨纷落天地昏暗,在芳草铺遍江南的心上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作者:乔吉(1280—1345)元曲作家。一作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寓居杭州。落魄江湖四十年,公元1345年(至正五年)病卒于家。著杂剧十一种,现存《扬州梦》、《两世姻缘》、《金钱记》三种。散曲有《梦符小令》一卷。其杂剧、散曲在元曲作家中皆居前列。其散曲作品数量之多仅次于张可久,多啸傲山水,风格清丽,朴质通俗,兼有典雅,与张可久齐名。李开先说他的散曲“种种出奇而不失之怪”,并说“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给予极高评价。今存小令二百零九首,套数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