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罗飓教育吧
罗飓教育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15
  • 关注人气:8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福州与琉球的散轶事

(2013-08-25 06:25:43)
标签:

转载

了解钓鱼岛历史,防范本土人野心
原文地址:福州与琉球的散轶事作者:范哲曦

现在搜集一些福州与琉球的散轶事奉上。
  一、琉球王郑迥(1540年(嘉靖二十八年)-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的政治、军事人物。是福州长乐移民郑肇祚的后裔。
  琉球人与对岸的福州因为长期的历史交流,互有移民,亦有后裔。

  二、福州市中心的于山风景区,有琉球王子墓。是琉球王国的王子流亡病逝于福州,为其修之墓。每年很多冲绳的人来福州,经常性参拜自己祖先的王子墓。
  三、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国和琉球便开始往来,福州被指定为中琉交通港口。凡琉球贡船及谢恩使、庆贺使、进香使和留学生等所乘船只,均须在福州登陆。据载,在此亡故的琉球人,大多数就地埋葬。福州地区的琉球墓除墓园内8座外,还有白泉庵周围4座、高盖山2座、福建建筑学校和上渡塔仔村、连江镇海镇各1座,还征集得出土琉球墓墓碑10多方。均用汉文刻有“琉球国”字样及亡者姓名、住址、生卒年月、职务等。
  四、1594年福州长乐县人陈振龙从南洋运番薯引种福建,1604年琉球人又从福州将番薯苗带回琉球种植,人民死亡大减,亦以此为主食。(只有国王可以吃米)

  五、福州长乐梅花古镇有座香火旺盛的“蔡夫人庙”。据《蔡氏族谱》和《长乐县志》等记载:蔡夫人,名蔡红亨,琉球国人,擅长织绣,曾织造龙袍进贡,深受明万历皇帝的喜爱,封其为“精妙、巧明懿德夫人”,并召其入宫。但遇风在梅花澳上岸,受到乡亲热情接待,入住宋直家,后朝廷免其入京,蔡红亨是位温婉的人,曾教乡人织绣,使梅花出的花布负有盛名,但妈不久因病逝世,葬于梅花马鞍山田螺坞。万历皇帝念其年轻逝于异乡,敕建庙奉祀,封其“懿德夫人”,该庙直至清末都由福建布政司每月拨数斗庙米供祀,纪念这位来自琉球国的蔡夫人。据说蔡夫人善降风神保护无数渔民,每临狂风恶浪,只要喊“琉球国蔡氏姑婆”,蔡夫人便显灵拯救。传说其神灵常回琉球探望父母并降妖灭怪,琉球国人更是感其恩德,称其“蔡夫人”,后至梅花神庙抢走金身,只留下衣袖在长乐。
  至今蔡夫人作为神明,在福建、广东、台湾、琉球等地民间仍然影响很广,奉其为“降风神”,在妈祖、临水夫人的宫庙里都有附祀。虽然,对于蔡夫人的传说不一,但同样见证了自古琉球王国与福州长乐的密切往来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明朝与琉球王国建议了密切的宗主国的关系。

  六、琉球语(Uchinaaguchi),琉球语是汉语方言的的一种,隶属于闽东语系,有很多东西说法和福州话是一样的,琉球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受福州人部分风俗习惯强烈影响,因此琉球语和福州话、闽南话有些相似的地方。现在日语为官方语言,琉球话沦为方言。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进攻琉球三山本岛,日本士兵强迫琉球人跳崖或引爆炸弹自杀,或干脆被打死以减少山洞中缺少食物的压力,因为说“琉球话”而被认为是“间谍”惨遭杀害。这次战争使琉球人口减少四分之一。

  http://img3.laibafile.cn/p/m/141967737.jpg
  近代琉球王国未被日本吞并前穿着汉家衣冠.
明朝统治者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这三十六姓中,多为河口(今小万寿桥附近)一带善于驾船的福州人。
  闽人三十六姓对琉球国社会发展及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戏剧作品正是通过闽人三十六姓传入琉球的。中国流行的传统剧目或歌颂封建伦理道德,或歌颂反抗富贵强暴、争取幸福美好的生活,都给琉球社会打上深深的中国传统伦理及文化影响的烙印。不仅如此,由于闽人三十六姓的移居,将中国的园林建筑风格也带入琉球。
 
闽籍册封使还为琉球带去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册封使状元林鸿年(福州人士),在那霸游览瑞泉时,题“源远流长”和“飞泉漱玉”八个字,赠与琉球国中山王尚青。琉球国王把它刻在石碑上,作为琉球与中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的见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