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讲求教育公平也不公平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是当下,讲求教育公平,是很重要的。若干年来,有的进方教育投入多、发展快,有的地方教育投入少、见效慢,有的城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的乡下学校连平衡正常运转的师资都不够,有的学生随便拿个比赛的奖状就可以高考加分,有的学生却只能“裸考”。这当然是不行的,必须改。
但是,后来开始讲教育公平了,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纷纷举刀,想要削平一切“教育不公平”,甚至想象着连任何形式的高考加分都不能存在,这又是矫枉过正、物极必反了。你想想,人才的培养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建设也需要千差万别的人才,我们以试卷分数来衡量和录用人才,本来就有十分的缺陷,现在连一点起码的差异性也不给了,这不是更不对头吗?
做任何事,都有正有反,要做到恰到好处。教育公平也一样,要讲公平,这是面对大多数,面对社会稳定,这是大公平,但兼顾极少数,让人才的特异性得到体现,这也是一种公平,或说是小公平,这种小公平,也许能反过来作用于大公平。所以,过分讲求教育公平,全面吃起大锅饭,历史证明这是行不通的。很多大人才或者是特殊人才,需要走特殊的道路才能冒出来。比如多次高考、自主招生、中学校长推荐等,都是一种办法。但是,如果不正确认识教育的大公平与小公平的平衡问题,这些办法也是于事无补的。比如北京大学搞了个中学校长推荐制,但落到中学校长身上时,还是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这还不是等于零吗?你不推荐那些学生,让他同样参加考试,他也能上北大。这是没有深入理解教育公平的结果,是没有教育前瞻的结果。所以,要给大人才或者是特殊人才提供一个小通道,如果不提供这样一个通道,对那一部分人将来能够承大梁的真人才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当然,兼顾教育小公平,度上很难把握,也正因为一直以来社会对小公平把握不准,才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一刀切式的绝对公平的渴望。但是,社会的渴望是渴望,真理的执行者还是要忠于真理,否则社会进步受损,岂不成了罪人?我们要相信,只要人人有颗公心,事情没有办不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