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鲜花盛开的教育 |
离开学生的日子(9)
2004年6月2日
上周四,官碧玉寄来她和李青梅的两篇习作,要求我给她们改改和投稿。李青梅的题目是《思念——罗老师》,我跟据她的语言调子,最终修改成这样:
思念
我的老师调走了——题记
给我一树碧绿的柳哨,时光的协奏曲中,我嘹亮着,一串串音符,送给远方;给我一簇灿烂的浪花,岁月的溪流中,我雀跃着,晶莹莹的心事,送给远方。
意象渐渐地绿了,沿着春风急速地旋转,门前的绿枝,一次次爆出脆生生的芽苞,那是我无法珍藏的思念。远方啊,你是否看见。
总想透过风儿,找寻往日笑语,风儿太轻狂,飘飘无踪迹。总想凌波启航,摇曳一叶扁舟,湖面平静安详,远方不知何方。总想问问鲜花,无忧无虑无寄挂,无拘无束为谁开?鲜花无语,笑靥总依然。
辛勤的邮差已缓缓远去,枝头的小鸟已不再呼唤,只有明净的天空,总蔚然蔚然……
改好后,把它打在电脑上,上午上班,打开电脑,又读一遍,正在“品味伤感”,就收到了组长张小榕写来的信。张小榕在信上说,班上的很多组长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邢宏武跟班主任顶嘴,连李青梅、官碧玉都没有完成英语作业,被老师罚放学留下补做,“真是不可思议”。张小榕是个还很“纯净”的同学,上学期我让他当语文学习小组长,她推辞说自己没有那么好,样子挺真诚的。这学期,班主任林泗龙和英语老师潘永丽都说语文学习小组的形式很好,可以照这样搞班级学习小组。于是,几个老师一起商定改选了个别组长,张小榕终于没有推辞,而且她的组长工作果然做得很尽责。等到中午,我打电话给官碧玉,官碧玉说:“那天是特殊情况,我和李青梅赶写作文给你,又去邮局寄信,所以耽误了。”
这几年来,我都尝试这样一种合作、自主学习的做法:把班上成绩较好,有一定组织能力和责任心的同学选出来担任语文学习小组长,每个组长带三个组员,每个组长自己也要以组员的身份加入到另一个学习小组,实际上每个组长有四个组员,组长是老师和科代表的主要助手,对组员的所有书面和口头作业都要进行初查,简单的常规作业则进行直接批改,组员不受座位远近的限制,但每个组的位置是固定的,如果需要,每个组的组员可以临时坐到一起,进行一些探究合作活动。另外,我还进行组长竞选,组员选取组长,组长挑组员等构成方面的互动活动,使组长和组员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比较默契的状态。
通过这样的做法,我感觉到,我们科任老师能够更直接、更有效、更迅速地对班级和学科学习进行管理,学生也觉得这种模式有一定竞争活力,并且乐于接受,同时还能使组长的工作不必依赖于班干部,便于树立十几个组长(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的威信,使班级更有凝聚力,更容易形成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