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与大海亲密接触
1、跳海绳
虽然生长的地方离海只有“数重山”,但却隔了我足足二十几年,才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旅游活动中第一次见到海,但因为要照顾那么多学生,自己当然是无心入海的。此后,到海边学习或开会,也见过几次海,但每次都浮光掠波,匆匆唔浪,一者没有时间,二者没有密伴。
此次,我们穿过那“数重山”,专程到达石狮。下车时夜幕已降临,但在朋友的“精密”安排下,我们还是乘摩的直奔崖口大排档。远远一片灯火,宛如最清朗的夜空中最繁密的星星,星星中夹杂着一片人声,当然还有潮声。我的心潮便有些海浪般澎湃起来,仿佛那有过好感且念念不忘但多年来都没有表过白的情侣,此刻正拿着那昭然若揭的寓意,并闪烁着晶亮的眼眸,就在前方招手呼唤。
摩的一停,到了。眼前一座十多米高的白色石像,石像神情肃穆地注视着前方的人群、灯火、和茫无边际的夜海。朋友说,这是施琅像。我忽然想起在来石狮的路上看到的一块路牌上写的“施琅故居”,原来,被台海人民视为“海神”的施琅大将军,他的英雄神武,真的离我们这么近啊,也许我现在踏上的这块土地,就是几百年前施琅将军出征时吹起螺号、鸣响战鼓的地方?
我们脱掉鞋子,踝足踩在绵细如缕的海滩上。刚过农历月半的石狮,夜里八九点,正是涨潮的时候。女儿首先喊了起来:“啊,大海!”接着她又喊:“爸爸,他们在海水里喝酒!”我也感到新鲜,在凉爽的海风的吹拂中,在层层碧浪的海面上,在延伸到海面远处的灯光下,有人在“戏水冲浪”、有人在“漫步谈天”,也有人在进行着水上酒宴,真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女儿和朋友的女儿已经“不顾一切”地“下海”了,我们赶紧“追”了上去,生怕两个小朋友出事。朋友催促道:“没关系,走出去一点。”妻子已经在很近的地方停步了,我带着女儿继续“前进”。浪一个一个打来,起初,我预防着女儿的裤子被弄湿,因为女儿的膝盖上还有未痊愈的伤,不宜沾水,但女儿已经开始呼天唤地地“跳浪”了——在一排浪花来到脚跟前,猛然跳起,浪过后落下,像跳绳一样。我也跟着女儿跳,然而,跳了几次,浪花越来越大朵,水也好像越来越深了,我一旁的一些人,干脆扎进海水里,成了一尾鱼,女儿也“奋不顾身”了,最后的结果,是全身都湿透。然而,在更远的水面上,还有不少人,有小伙子,也有大姑娘,还有不少中年人,姑娘们在扑浪,汉子们在水上摔交,另外一些可能是情侣,躲在“远离人迹”的灯光下,喃喃倾诉着他们的“海恋”……
朋友在沙滩上选了家排档,我们坐了下来,炸闸蟹、酱鱿鱼、煮白章、闷海鳗……当然还有啤酒。忽然一阵喧哗,原来,有一个浪已经冲上了一张正进行海宴的桌面,他们只好“搬家”。一瓶啤酒下去,我们也发现,海浪已来到我们的脚跟。我们也“海宴”了一阵,就开始“挪窝”,这叫“水进我退”。然而,朋友却说:“不对,这叫我退水进。”我忽然醒悟,这是“海边”,是经济改革浪潮的最前沿,只有人牵着浪走,没有浪牵着人走的。
这就是海,我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大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