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百家姓之四十五
奚:教师之家的“罪过”
某高校教授老奚举行家庭聚会,因为是“教师之家”,话题自然离不开教育。
老奚说:“最近,海南高考移民、理科状元刘洋因为海南学籍还差一个月满两年,被取消了本一录取资格,这事反响很大,媒体甚至联想到北京等地考生高考录取分数低,有些省份连本二都上不了的学生如果在北京却可以上重点。社会对宪法授予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疑问,使我很感痛心,我作为大学里的一员,总感到自己有罪似的。”
教高中的大奚说:“有一个考生离我的第一重点高中录取分数仅差一分,按规定应交一万两千元扩招费,但他家里没钱,就自己去求第二重点高中,他的分数虽然高出二高录取线20几分,但因为他第一志愿不是二高,要录取也要交一万元的扩招费,这个孩子绝望了,据说喝了农药没死,人却痴呆了。我们的受教育权贫富不均,不知为什么,我也有犯罪感。”
教初中的二奚说:“网络新闻说,宁夏银川有个13岁的女孩叫秀秀,小学毕业要上初中,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太好,体贴父母又幼稚的她留下遗书说,‘自己死了可以帮家里节省10万元’择校费,自杀了。每年开学,我都会看到许多家长把衣服口袋每一个角落里的每一毛钱都掏出来交了择校费,我心里就默念罪过。”
在实验小学工作的大儿媳说:“有个地方教育局下文,今年实验小学一年级只招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子女,后来被媒体曝光,校长被撤职了。我的实小本来今年也是要这样操作的,后来只好又按划片来招生,但只为实小划了个很小的生源范围,剩下的名额都给有关系的干部子女。有一个踩三轮车的,他家的前门朝向不对,被划在招生范围之外,而和他共用一墙的另一家的孩子却可以上实小,他带着孩子来求学校,在学校操场上站了好几天,可是……所以,我感到很愧疚。”
教幼儿园的二媳妇最后发言:“我们年年评三好幼儿、红花幼儿,可名额有限,总有部分孩子什么都评不上。我班上有个孩子,平时表现还不错,但儿童节时没领到奖状,没想到他从此变得沉默寡言,而且动不动就打人。我常常想,幼儿园的孩子怎么会有好有坏呢?应该人人都评为三好幼儿才对,如果在幼儿园就被定性为不是好幼儿,那他不是一上小学就变成差生了吗?所以,每年六一节,我都会感到内疚。”
从大学到幼儿园,这个教师之家里的每一个教师都感到罪过和无奈。前面几个说的都好理解,只有二媳妇的话,好像跑了题,跑题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