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子商务 |
首发于《新营销》2005年8月号独家/专家篇
“网商”的概念最初由阿里巴巴CEO马云提出,并认为中国互联网从“网民”、“网友”时代提升到“网商”时代!互联网实验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由于海量网商的出现及相互作用,传统的电子商务平台正日益呈现生态特征,提出了“电子商务生态”的概念。
无论是“网商”还是“电子商务生态”都揭示了这样一些事实:互联网逐渐进入广泛商务应用时代,传统企业(个人)正在成为电子商务的主体。网商的交流、互动、演化将会电子商务世界的下一个值得关注的看点。
一、网商渊源
电子商务的概念由IBM公司率先提出,在B2B(或C2C)等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模式出现之前,电子商务更多的表现为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一部分。这种面向单个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关注于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商务流程的“自动化”,其应用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一定的内部信息化基础、企业与上下游伙伴的供应链经过长期博弈而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交易机制(表现为交易流程及信息共享机制)等基础之上,才可能展开。在这种模式下,电子商务的应用门槛很高,因此初期的电子商务应用是“富人俱乐部”:只有企业巨头才具备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
电子商务平台(包括B2B和C2C)的出现极大的普及了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通过提供交易撮合、信用、支付、第三方物流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平台型服务,为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易搭建了便捷的环境,极大的降低了电子商务的应用门槛。正是这种应用的便捷性促使了“海量网商”的出现,电子商务应用的主体发生了本质性转型:由原来的IT服务提供商及明星企业转型为具备极强“草根”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即网商。
网商的来源主要两个渠道。第一,传统商人,他们以很低的成本把业务放到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活动(当前的主要应用尚停留在供求商机发布的阶段)。第二,他本身不是商人,他往往是对互联网有深度应用的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乃至创办了企业。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网站EBAY已经成为一个微型的企业孵化器,依靠C2C服务走上个人创业的用户不下数十万人。
可见,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网上贸易的便捷性,造就了一个丰富的“网商世界”。
二、“主角”的缺位?
然而在这个人声鼎沸的网商世界里却鲜见大企业的身影。
大企业一直是传统经济领域的主角,传统上我们理解中小企业往往是作为大企业供应链上某一个环节或者商业生态中某一种类型的参与者。然而在电子商务领域,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却日益确越来越呈现出两种相互独立,甚至割裂格局。一方面我们看到基于阿里巴巴等平台之上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商数量、成交额节节攀升;另一方面,在数以百万计的“网商”群体里,却鲜见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大企业往往倾向于搭建相对封闭的交易系统。
为什么网商世界成了一场没有“主角”的游戏?
中国商业环境之下,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特征的差别,导致了其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的本质不同,也就决定了当前网商群体的特征。
管理特征差别: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所处的战略阶段不同,更多的中小企业处在机会导向的战略阶段,而大企业往往更多处在资源和能力导向的阶段。处于两种完全的不同战略阶段,直接导致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特征上有巨大的区别。
小企业往往处于创业初期或者转型期,企业面临生存和成长的需要,更关注如何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是如何获得更合理的供应商,因此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交易结构、供应链往往也随之具备快速成长和变化的特征。
大企业往往经过长期的博弈,形成了稳定的供应链结构和供应链契约。在采购端,大企业通过系统的供应商筛选机制,和有限数量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的关系,在这种更加稳定的交易结构下,上下游企业可以共享更多的信息,以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在销售端,大企业往往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分销渠道(中国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分销模式仍是主流渠道形态),企业真正的销售行为往往已经外包给分销渠道,企业更加关注渠道管理能力的提升,如对渠道的培训、激励、控制、存货管理等。
电子商务应用需求差别:
正是由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特征上的本质不同,导致其在电子商务应用的需求层面亦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在相对稳定的交易结构和成熟的供应链契约的前提下,大企业更加关注流程的优化、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因此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需求的核心在于商务流程,其应用程度较深入;中小企业需要更加积极的拓展外部资源, 他们更加关注交易信息本身,对于流程电子化带来的成本的降低,他们往往表现不出太多的兴趣,其应用程度较浅。概括的说,大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主要需求是在既定收益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省钱);而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需求则主要放在拓展外部资源,增加收入上(赚钱)。
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位及服务:
根据互联网实验室与阿里巴巴所做的联合调查:53%的阿里巴巴的会员认为阿里巴巴是商业信息交流平台。
由此可见,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仍然是为企业拓展更多的供求商机,显然此类服务更加符合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需求。
从更深入的应用服务来看,虽然阿里巴巴相继推出了诚信、支付、第三方物流等服务,但是其应用深度,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大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应用需求。
正是应用需求的差异,以及目前电子商务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的制约。当前的电子商务应用表现两种迥异形态:大型企业应用以自建为主,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深入应用;中小企业则倾向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商业信息、拓展贸易机会。因此,在海量的网商群体里,鲜有大型企业。
三、网商世界的演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网商形态以中小企业为主,应用的深度仍停留在供求信息的获取。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当前的网商世界尚处在初级形态,未来的网商世界将如何演化?
1、
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传统行业的供应链有可能总体迁徙到B2B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来,这是因为:
1)
2)
因此,在未来如果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能够提供更深入的、更安全、成本更低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传统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有可能整体迁徙到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上来。
2、
“自组织”是一个系统论和热力学名词,和“他组织”相对应,是指一个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降低自身的熵含量,且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演化,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结构有序度和自适应、自发展功能的过程。
自组织系统内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组织系统形成的根本动力。这种作用是非线性作用,是开放的、不平衡发展的系统中组成单位的自发的竞争和协作。
在网商世界里,这种变化已经初现端倪,各种自发的分行业、分区域、分主题的商业联盟纷纷出现,他们之间往往建立了介于市场和企业内部行政的之间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商盟的价值及竞争力来自于以下方面:
1)诚信环境,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
通过相互评价及互联网平台的媒介效应,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相对诚信的交易环境,商盟是在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由具备相同产业文化背景的商人,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的经济网络关系,这种诚信的氛围,极大的降低了商盟内部交易成本。
2)加速知识创新与扩散
集群内由于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
知识的快速创新和扩散将增强商盟的竞争力。
3)外部规模经济
商盟内部的企业可以通过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商盟整体价格竞争的基础。
商盟的出现已经构成了网商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未来,类似商盟等自组织的发展,将形成强大的聚合效应,从而极大地提升网商总体的竞争力,产业集群一直是传统经济领域的亮点之一,商盟能否成为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一个亮点,乃至成为网商世界的主角,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