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分析 |
——百度模式的深度剖析
一、竞价排名造就“搜索力经济”奇迹
互联网行业从来一直是个制造明星的行业,这一次它捧出的主角来自中国,他的名字叫:百度。
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美国东部时间周五,百度(Nasdaq: BIDU)股票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交易,股票发行价为27美元,开盘价为66美元。当日,百度股价报收于122.54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54%。按照这一价格计算,百度的市值接近40亿美元,从而一举超越盛大(市值约24-25亿美元)而成为中国互联网新的老大。
然而论目前的收入和盈利状况,百度与盛大、新浪等互联网巨头仍相去甚远。根据百度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布的财务数据,百度股票的市盈率竟达到2000多倍!如此高的市盈率说明了投资人对百度盈利能力的高度预期,百度所以成为股市的新宠无非得益两个概念:中国和搜索。
中国概念无须多谈,1亿多的网民基础注定了这将是一个不平凡的市场。而投资人对于“搜索”概念如此疯狂,则是对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高度预期,因为GOOGLE等搜索巨头已经在美国市场证明了竞价排名的巨大价值,所以即便百度当前尚未表现出足够的盈利能力,市场仍然对百度的未来投了赞同票。
这就是竞价排名模式对搜索引擎的价值。没有竞价排名,搜索引擎可能依然藏在YAHOO的某一个角落里;没有竞价排名,搜索不会由一个简单应用变成一个独立的产业,百度更不会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我们现在所提到的“搜索力经济”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竞价排名经济”。
二、倍受争议的百度竞价排名
百度自2001年以来推出了搜索门户及竞价排名的盈利模式,并取得了高速成长。四年来,其竞价排名的模式一直倍受业界争议,当然褒扬的居多,批判的较少,而且对于竞价排名模式的批判,一般认为竞价排名模式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
第二、
至于发生以上两个问题发生的原因,业界多认为是由于搜索排名的商业化程度太高的原因所致。有人甚至根据以上的判断,悲观的认为百度是在用竞价排名模式慢性自杀!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有一定道理,但由于没有抓住竞价排名模式的本质而流于表象。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不能用产生问题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只有我们从经营理念等根本层面对竞价排名模式进行理性而深入分析,才有可能解决当前的表象问题,进一步释放搜索平台的商业价值。
三、当前竞价排名的经营模式及经营理念分析
目前还没有前人在经营理念层面对竞价排名进行分析,因此我们先从模式分析起,进而抽象出其经营理念。
四、竞价排名模式的潜藏危机
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式的经营理念为搜索引擎带来了巨大价值,也将成为进一步束缚搜索引擎发挥价值潜力的束缚因素。
我们可能出于很多目的使用搜索引擎,但只有一种用户行为搜索引擎服务商带来了真正的商业价值,即:商人搜索供应商的行为(通过击竞价排名帮助用户实现了供应商推荐)。
在当前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下,百度并没有对用户类型和用户需求进行有效细分,无论用户出于那种需求提交搜索请求,搜索引擎反馈的结果都是“关键词广告+其他搜索结果”的信息内容。
因此也就必然出现,业界目前所指出的关于竞价排名模式的问题:
l 当我们出于其他需求而使用搜索(非寻找供应商):
l 对于广告主来讲:
在众多用户行为和需求里,只有用户寻找供应商的需求为搜索引擎带来了商业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没有对用户行为和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是目前搜索引擎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解决之道
首先,是经营理念的转型
其次,是竞价排名模式的转型
以竞价排名为基础,推出针对供应商的垂直搜索,进而整合各种电子商务应用,实现搜索于电子商务的深度整合,提升服务价值。
第三,进一步细分用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