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故事 之十六 镇宅神虎与天地会

标签:
杨柳青年画王树村镇宅神虎三合会天地会杂谈 |
分类: 年画故事 |
http://s16/mw690/4609f84bgd060da5b48ff&690
老虎贵为百兽之首,其威风凛凛的王者风范颇受百姓青睐。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所著《风俗通义》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敦煌遗书中的《诸杂略得要抄子》也有记载:“建日,悬虎头骨门户上,令子欢长寿吉;悬口骨舍四角,令人家富贵利吉。”由此可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虎视为能驱邪避灾的镇宅神兽。就连传统十二生肖中,寅虎都能占据一席之地。其倍受钟爱,可见一斑。
对于民间喜闻乐见的好题材,年画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我只是在自己手上的年画图录中随手翻了一下,就发现老虎年画遍及华夏九州。东到山东杨家埠、南至福建漳州、云南丽江;西及陕西凤翔。各地木版年画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杨柳青年画。
在杨柳青最有名的镇宅神虎,要数嘉道年间这一幅。此画最早见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由王树村先生撰写的《杨柳青年画资料集》一书。书中注释写道:
“镇宅神虎(嘉庆)
传说此图最初并非镇宅避邪之物,乃“三合会”(又名天地会)的符誌。按此图上有金戟三枝,地插钢鞭三条,正合天地三合之说,而画中黑虎,乃指三合会结成与甲寅(虎)年,即康熙十三年。另一说法:嘉庆年间,北方“白莲教”盛行,以纸剪作人马形,吹之则成真兵真马,入宫祸乱清廷,民间若张此画,可免灾祸。两者虽然都是传说,但符誌一说甚属合理,且与历史实况相吻合。”
另外,作者还在《杨柳青年画史概要》一文中提及,“道光以后(1821-1861年),所谓“乾嘉盛世”已过,满清统治之势渐衰。鸦片战争后,内外兵事节生:捻军起义,湘楚苗事,滇南回事,天地会,太平天国等民族革命接连而起,外侮和国内抗满局势,渐渐动摇了封建统治势力。年画内容于此期间也略有变化。其间有些作品是属于革命文物方面的东西,虽然画工粗糙,构图简略,但却是重要革命文化史料之佐证,故先就这类画题谈起:道光年间印的一幅“镇宅神虎”,传说此图乃是“三合会”(又叫天地会)的一张符志。当时(嘉、道年间)三合会公开复明运动失败后,人民发满复仇之志,并未稍戢,进而采取了秘密结合的方式,暗以诗句、隐语、手势等来表达教义,进行活动。传说这幅“镇宅神虎”,名义上是贴有此图可避凶灾,而实际上是天地会的原来符志之一。”
虽然上述内容均为坊间流传,并无确凿依据加以佐证。但其所言仿佛也有几分合理性。众所周知,杨柳青年画中所绘图案,多数都会赋予吉祥喜庆的寓意。如画面左上角的插着三支戟(谐音“级”)的花瓶(谐音“平”),是常见的“平升三级”的含义。那如此说来,右下角的地面插有三只钢鞭,这又有何解释呢?在还未找到合理解答的前提下,似乎大众流传的天上金戟三枝,地下钢鞭三条,正合天地三合之意的说法更能令人信服。
这就又为我们引出了一个话题。年画不同于士大夫的文人画。后者讲求幽雅清高的意境,而前者更体现百姓民生。如果说文人画是飘荡天边的朵朵祥云,那年画就是扎根大地的棵棵稻草。因为“接地气儿”,年画在有意无意之间便会流露出特定时代里一个地区民众的思想活动和意识状态。由此再对照当地的史籍记录,将会为我们展现出更生动多彩的民俗众生像。
http://s11/mw690/4609f84bgd060dd4d46c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