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人影事(挚爱) |
我其实是个容易动情的人,这样的人原不适合写影评,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夹杂了太多私人感受,不易服众。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反正博客是私家花园,旁人如何评判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自从8岁听了《萍踪侠影》的评书,9岁看了今生第一本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之后,我成了不折不扣的武侠迷,甚至觉得武侠迷这个头衔还不够贴切,常常自诩为“武侠专家”。记得小时候狂喜欢翁版射雕,自封“雕迷协会会长”,家中来客,父亲常常以“雕迷协会会长”的头衔向来客介绍我。由于从小到大成绩非常之好,颇得老师宠爱,在班上担任了多项“领导职务”。那时候学生干部的主要职责是
也不知道我小小年纪那时候哪里来的灵感,居然发现这是过武侠瘾的好门路!方法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以权谋私”。凡是被我记名字的同学若想不被报告老师只需借些武侠小说供我阅读即可。记得那时候班上有个男生很调皮,属
看多了,才发现,金庸的确是最好的。后来就“专攻”金庸了,其他的一概不看。
金庸的书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因为这是我自己买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意义不同凡响,所以现在家里一柜子的《金庸全集》,却还是最喜欢这部。
最喜欢的人物当然是黄蓉,我甚至为了能够追寻翁美玲的芳踪,立誓“进军”演艺圈,在家里反复演练《射雕》和《天龙八部》的片断,台词更是张口即来。
男主人公当中最喜欢杨过和萧峰。(罗嗦了这一大堆,终于切入正题了,我要说的是杨过和新拍的《神雕》。BS自己,呵呵)
写这篇文章完全是由于刚看完新版《神雕》之后的“惯性作用”,好像车开得太快太投入现在有点刹不住了,急欲一吐而快。
从前面的介绍中不难看出我算是个比较资深的武侠迷和金庸迷,对原著非常熟悉,这样的人对改编的影视作品一般都比较挑剔。比如之前的《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我看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所以,对于《神雕》我也没有报太大的希望,特别是演员的挑选,有点不以为然。
实在没想到,《神雕》拍得那么好,那么美,不只是画面美,是骨子里的美,能够沁人心脾。仿佛你看着画面就能闻到芳香。
看原著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杨过,在心里曾经刻画过无数杨过的样子。刘德华版本的《神雕》我没有看过,但是我觉得他完全不符合我心中的杨过形象。古天乐很帅,形象应该够了,却显得太苦,似乎也不是我心中的杨过。张纪中筹拍《神雕》的时候据说黄晓明和聂远都曾经是杨过的热门人选,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论形象、论演技、论资历、论知名度,聂远都跟黄晓明没法相提并论,怎么忽然成了黄晓明的有力竞争对手,若是徇私,这部剧不看也罢。
看了新版《神雕》,我觉得自己当初的判断完全正确,黄晓明演得非常出色,将杨过的聪明、不羁、倔强、叛逆演得出神入化。
其实杨过这个角色并不好演。亦舒曾经说“一见杨过误终身”,可见杨过这个角色属于老少通吃型。又据说周迅曾经说过“李亚鹏满足了女人对男人的所有幻想”,窃以为杨过才当得起这句话。对这样一个“满足了女人对男人所有幻想”的老少通吃型男人,若只是形象好则显得没有内涵,若过于顽皮、放荡则显得轻浮,若过于愤世嫉俗则会塑造成愤青,其中的分寸拿捏很重要。
有人觉得黄晓明演的杨过有点过了,感情过于外露,动作太夸张。其实这是他们不了解杨过,杨过本来就是一个很张扬,很叛逆的人,做出夸张的举动一点也不奇怪。小龙女更是从小在古墓中长大,不识人情世故,说话做事在俗世中人看来,自然也是惊世骇俗。
他们身上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正是我最喜欢的。要想出世,并不难,难的是能以出世的精神过入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