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蝶舞评谈(乱弹琴) |
这应该是很多中国家长最近几日会常常想到的话题。拿到小金人令李安登上事业的顶峰,以一句中文作为结束语更是令很多国人心头一热。曾经认为“生女当如章子怡”的中国家长现在又多了一个学习的对象。但是,李安的成功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不妨来研究一下李安的人生。
李安出生于台湾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学校长。作为一个传统中国教师家庭,李安曾经承受了很多学业的压力,但是据说李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成绩也并未见突出。高考时,李安曾经两度落榜,第三年才考上一所艺术学校。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家长眼里应该属于落榜生,基本可以宣判死刑了,第三年才考上一个非重点大学,也不过是从死刑该判死缓,绝对不会是父母骄傲的对象。而且,从事艺术这种另类的职业也不是当年的传统中国家庭所推崇的。中国人更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医生、工程师等稳定的、有一门手艺的职业,认为这样更便于养家糊口。但是对于李安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学到了自己喜欢的电影专业。
再联想到国内高考的填报志愿,有几个人学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我们在为求职、为收入、为挤热门而选择志愿,几乎没有人会真正扣问自己的心,即使了解自己的心,也很难按照自己的心愿做出选择。即使按照自己的愿望选择了也很难如愿,如果没有过硬的后台,被调剂到一个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专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个专业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
李安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念电影硕士。但是硕士毕业后却写不出好剧本,找不到好工作,一事无成,在家整整做了7年家庭妇男,完全靠妻子出去工作养活。不知道这段生活对于李安意味着什么,但是若是换了常人的角度思考,肯定有两种情况,一是家人会逼他改行,做电影不成难道不能靠其他手段养活自己吗,好歹是个大男人啊!二是老婆跟他离婚,这样的男人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怎么能要呢!但是李安那个念生化博士的老婆没有这样想,她给了李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为后来的改变而积累。
也许有人说你是看到李安成功了,所以就觉得他的选择和家人的做法都是对的,若是失败了就不会这样看了。这也对。把孩子培养成李安这样的人是个小概率事件,理论上可能性微乎其微,事实上完全不可能。
不过在你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何妨打一个赌呢,人生真的很难说。比如当年为赵薇伴舞的孙俪,在兰州军区说相声的朱军,北外毫不起眼的普通女生杨澜,北舞争不到领舞哭鼻子的女生章子怡,就连以前教人炒菜的刘仪伟也早已成功转型成娱乐节目主持人了,而且还读了博士!
由此看来,李安的人生到底能不能复制还是得看你自己的选择。中国人善于在考试中做选择题,但是人生的选择不知道是否还能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