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财经天下(视角) |
|
|
事实上,易好家曾经挣扎过。就在消息传出的两周之前,北新物流主管财务的冯总和王总曾经亲自来到易好家布置工作:要求企划部和财务部联手撰写一份贷款申请报告,报告的收件人是国家开发银行。
原来,国家开发银行拿出500亿元的贷款额度,与商务部联合扶持20家大型流通企业,首批试点的企业就是此前被确定为“零售国家队”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令人尴尬的是,易好家虽然一直宣称自己是“国家队”,但却不在这个名单中。中国建材集团,以及家电零售连锁业的国美、苏宁、三联都名列其中。
北新物流的两位老总的算盘是,以中国建材的名义为易好家申请5-20亿元的贷款。虽然国开行的扶持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并不在利息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但是,其有两个诱人之处,一个是可以做中长期贷款,最长可以达15年;另一个是,这笔贷款可以做“资本金”贷款,也就是说贷到的钱可以用来偿债,这样企业的负债率就能降低,也可以用作新项目投资的启动资金,而不是像以前先有了项目再到银行贷款。易好家更看重的是后者。
有人分析说,这些迹象表明北新物流的高层那时也是不知道易好家即将被收购的事情的,但也有人说,也许那只是为了拿到真实的财务数据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因为在准备贷款申请报告时,要求提供很多翔实的财务数据。而只有采取这种方式才能拿到真实的数据。
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了。
也许真相永无人知,但在真相永无人知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也许才最真实。
在1个月前见报的专访中,何炬对记者由衷的说:最大的愿望是有朝一日能够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是的,他太累了,易好家的人都知道何炬是工作狂,每天只睡4、5个小时;结婚5年了,他没有休过一天婚假;到过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出差,但从来没有去过什么旅游景点。我想,不管他的老板是谁,他都对得住了。
消息传开的数日之内,何炬收到了无数的电话、短信支持他。一位自己做生意也很成功的身家数亿的朋友发来的短信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信佛的朋友对他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的会更好。
尽管中国建材集团一直宣称易好家理想的股权结构是中国建材集团70%,海外投资基金15%,管理层15%,但这也仅仅是理想状态,何炬一直未曾拿到一丝股份。有朋友因此对何炬说:“你最大的失败是没有拿到股份,哪怕只是1%”。也有媒体猜测,何炬离开国美也是由于没有分到股份。但何炬却对此表示了否认,他并不认为股份是自己奋斗的源动力,他只是强调了“事业”二字。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何炬被问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未加思索即脱口而出的是“黄光裕”。
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要么在易好家,要么在来易好家的路上。易好家终于象自己一直渴望的那样成为了媒体漩涡的中心。而何炬一直保持沉默。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