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停止,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始;所有的停泊,都是为了更好地启航。尽管天道酬勤,但上天还是降旨人间,让莘莘学子拥有假期,休养身心。然而,有些中小学校似乎还没搞懂假期的含义,让本应满是憧憬的假期成为中小学生个人及家庭的梦魇。
五一小长假快到了,你的孩子所在学校的期中考试是放在小长假前,还是在小长假后呢?想来绝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小长假中踏青赏春,休息身心。但一些学校却将期中考试放在了五一长假之后,让学生和家庭有了个十分尴尬的假期。
这样的做法不管是延续以往,还是想让假期成为复习期中考试的阵地,无一不是违背教育规律,甚至违背人性。
笔者曾经为这种做法深深痛悔。
那是一个国庆前夕,按照学校的要求,班主任们充分布置了节前与家长的反馈。反馈中告知家长,学生们在十一后将迎来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月考(只是月考而已),要利用假期充分复习,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面对学生时,笔者用煽情的语言渲染成绩的重要性,甚至“威胁”学生,如果成绩排在后面将给整个初中阶段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压力。
月考过后,成绩尚可。但两年之后的事情,却让我为之深深反思,也为这种考试安排感到耻辱。两年之后,一个一直与我交流存在问题的学生妈妈来到学校,说起了孩子不愿与我交流的原因:就是刚入学那次十一假期,这名同学决定用心准备月考。但一个不好的消息让他坐卧不安,在农村的奶奶病重,爸爸决定带他探望处在弥留之际的奶奶。也许是这名同学太听学校太听班主任的话了,也许是他太在意这次月考的成绩了,也许是他对我那段煽情的讲话信以为真了——他没用去。他的爸爸失望地独自探望,带回的消息却是奶奶离开人世,未能最后一眼看看孙子。那时,他们父子可谓反目。
听罢,我良久无语。我似乎真正懂得这名同学与我少交流的原因,也许是我的话让他的亲情世界充满雾霾。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也是这种考试时间安排的受害者。
前些时日,和一个同事讲起此事,没想到竟引起了她的共鸣。同样的一个五一长假,她女儿的叔叔病危,重亲情的父亲决定带领全家回到南方探视。女儿也是犹豫再三,终于选择了亲情。然而回来后随即进行的期中考试以及糟糕的成绩,给她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阴影。同事讲起此事,也是感慨颇多。
也许这是个例,但背后违背人性的时间安排却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的教育者真正领悟什么是“爱的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就会不再人为地制造教育悲剧,不再让教育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