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齐事件:央视还具备宣传能力吗?

(2010-03-16 23:45:48)
标签:

亚齐

曾庆香

救人

八宝山

车祸

宣传

人命贵贱

育才老殷

分类: 凡夫一俗子

    亚齐救人遇难,可敬可佩。

    央视给予亚齐工伤、葬于八宝山等待遇也可理解。

    但央视之后的种种做法让人感觉国人的宣传力量出了重大问题。在遇难现场,一名叫做曾庆香的路人将亚齐从已经翻到的甲壳虫轿车中救出,随后二人共同参与到第三辆翻到的车辆救援之中。之后,二人遇难。这个细节,通过媒体让国人为之痛心,为之感动。

    不过,央视借助国家媒体的优势,高调宣传本单位员工事迹。一时间,到处是亚齐事迹的广为流传,其葬礼也高调出镜。为此,很多网友质疑,人命怎能分出贵贱。其后,那位叫做曾庆香的路人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个在北京做马具生意的江西老表,同样值得人们的尊敬,难道因为他是一个外地人的身份,就影响了央视的高高在上的尊严吗?

    亚齐走的有足够的尊严,也有央视官员问及曾庆香,试图关注他的家庭是否需要帮助。

    但是,网民更希望地看到,曾庆香与亚齐同时出现在悼念现场。如果这样,它会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给大家呢——至少会让网民们觉得人命等价,更何况,二者出现在同一地点,同一目的,特别是曾庆香救助亚齐在前。

    但央视还是给世人留下了话柄,难道高调宣传一个见义勇为的职员,就这么重要吗?而作为宣传媒体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想来央视是想到过的。但如此力度,看似无力挽回类似春晚被人诟病等颓势。

    汶川邱华光机组光荣遇难,在天地间留下了一曲绝唱。但同机的除了机组人员和救助的百姓,还有几名同机的防疫人员。在那个悲哀的时期,我们没有听到那几个防疫人员的名字,不知道他们家人的情况,不知道他们后事的情况。同样是为汶川人民服务,却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需要关注的群体。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宣传部门的遗憾,因为他们同样的性质,同样的事迹……

    在奥运会前藏区发生的事件后,台湾的李敖就明确指出,大陆的宣传体系越来越欠缺能力。不过,这点不是我们草根网民议及之事。但笔者用所在城市曾经发生的一件事做例:

    一个工厂出现一次事故,一个工人的胳膊被搅进机器中,危在旦夕。同一个事件,出现在《沈阳晚报》《沈阳日报》和《华商晨报》三个报纸的首版上。《沈阳晚报》《沈阳日报》的报道如同平铺直叙,甚至刻意强调工人被救出后设备的损失高达到几百万等,让人感到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而半民办的《华商晨报》却有一个细节:当远在外地的工厂老板知道这个消息后,说道为了保住工人的性命,损失个几百万又能怎样?

    我不敢肯定后者的消息是否完全真实,但读后的效果可想而知,最少让人懂得了什么叫做“义薄云天”。

    央视本可以抓住一个细节,凸显自身的能力,可是刻意的做作,却让亚齐在九泉之下多了一丝遗憾。我想亚齐在和曾庆香一同救人的时候,考虑到的只是救人,并没有想到曾是否是北京人,是否有损于自己央视记者的身份……

    我们的宣传,应该多些智慧。送上10年前本地媒体在报上的一个雷人题目:“路边锅炉吼一吼,吓死路边一只狗”。怎么宣传,各位看官应知一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