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

(2008-12-28 10:36:45)
标签:

记叙文写作

写作训练

怎样写作文

教写作

教育

分类: 教学偶得之

(感谢坐听琴岛将此文收录了至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版块) 

  有学生问怎么写记叙文,把4年前的一个小稿子发出来,供他借鉴。)

    首先说说表达。比如“下雨”是一个单一的记叙,而“下了一场滂沱大雨”则是记叙描写相结合。再看,“啊!下了一场滂沱大雨!”就有了抒情。“啊!下了一场令人振奋的滂沱大雨!”一句就有出现了议论。所以,明确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运用对于学生非常重要,这样能够避免单一的陈述,避免流水账。

    再说修辞。如果学会了运用修辞,你的文章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度。

    学生从小的时候就会说 “妈妈的脸像红苹果”这样的比喻句,但是父母却没有进一步的诱导孩子,让孩子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喻体。随着孩子阅历的增长,如果勤于思考,就会写出“妈妈的脸就像朝霞旁拂过的云彩,又似余辉中天边氤氲的雾气。她总是用最淳朴也是最迷人的色彩滋润着她的儿女”这样的句子。之后,我们可以将本体从具体的事物上过渡到抽象的事物上。如“乡愁是一缕一缕的轻烟”,再如“淡泊”,“淡泊是他在天空中划下的一道彩虹,当人们试图找寻那彩桥的基座时,却发现是那样的不可企及”。

    当我们能将具体、抽象的事物用比喻来润色之后,我们会作如下训练:

1、模拟场景。

    有学生对妈妈总是让她观察生活表示不满,认为自己没有时间。老师刚刚教他们一个比喻句,“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就像爬山虎的卷须攀满了我整个心灵”。老师便以此为基础,说出了一个场景。

——妈妈又开始折磨我的耳膜了,我怒吼道,你烦不烦!妈妈沉默了,我从余光中瞥见她的脸上拂过一层阴霾。屋子里好静,似乎能感到自己心脏的悸动。许久,妈妈说话了,女儿,养你这么大,只希望你健康快乐。随后,她转身走了。当门关上的一瞬间,我感到一丝凉风打在我的脸颊。妈妈的话,就像爬山虎的卷须攀满了我整个心灵。

2、更换意境。

    有一个修辞为拟人的句子“老大妈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当的小街上蹒跚”。

尝试着换一种意境。

——还犯这样的错误吗?老师问

——犯不犯?

——不了。我无奈的说。我知道,那声音在飘出窗户的一瞬,便附着在窗外淋漓的雨滴,随即落在地面,融进土壤的每一个空间。

    其实,学生真的可以将“青春叛逆”换成一种审美来表述。

3、行文中思路要随时设问。

    比如写父母搬家,你就要思考父母是雇搬家公司还是自己亲自动手;若是亲自动手是

用手直接搬还是用肩膀扛;若是用手是很轻松还是很吃力;若是很吃力是满脸涨红还是喉咙中发出用力的声音;如果你看到了此情此景,你是感到像看俩民工一样还是那声音撕扯着你的内心。

    如果在行文中随时进行这样的设问,文章就会充实,就会文采斐然。

4、注意积累。

    写恐惧,“恐惧的心理,就像黄昏空中弥散的鸦群”。

    写紧张,“就像东非大草原暴风雨来临前的蚁穴”。

    写品质,“就像晴朗的夜色就有非凡的穿透力”。

    以上是教师能教的,学生能学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