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22个月儿童乐园高质量的陪伴 |
分类: 可心成长记 |
http://s5/bmiddle/001hrip0zy6RsN0BcNe54&690
可心一岁十个月了,这个月里,奶奶给她理了次发,因为她头发长了,我们才发现她是卷发女孩,一头小卷毛,未经打理、半长不短时,显得乱糟糟的,奶奶不能忍了,背着大熊太太给理了,可怜大熊太太还希望给她留头发扎小辫呢!
另一个变化就是她的淘气,每天大熊太太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询问可心的情况,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丫头又怎么怎么“皮”了,什么趴桌子、上椅子、在沙发上乱跑都是小case,和朵朵打架、和宝宝哥哥抢滑梯,泼辣劲十足!大熊太太还头疼,自认为和大熊先生都是儒雅内敛的人,咋就生出这么个小魔女呢?难怪爷爷总嚷嚷:“是不是抱错啦!”抱错是不可能,只是怎么规范她的行为,是目前的大问题。
这个月我找到一个离家很近而且场地宽敞、设施不错的室内儿童乐园,很适合可心的年龄,于是每个周末都提前团购好劵(无意间发现它家的团购很合算),然后抽一个上午和可心去那里玩,有时候玩累了,还直接去儿童乐园楼下的餐厅吃儿童餐,这样奶奶也不用准备我们一家的饭了。
一连去了四个周,每次去可心都有新变化。她对儿童乐园渐渐熟悉,不再害怕,敢玩的东西越来越多,对陌生的小朋友和阿姨也不再急着躲避,最近一次甚至主动去和姐姐们玩,和阿姨、奶奶搭讪。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不足——心急!
心急是育儿中的大忌,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家长心态放不好的话,很容易拔苗助长。在孩子能力达不到时,着急孩子怎么还不会走啊,怎么还不会说话啊,怎么别的孩子能玩这个了,我家宝怎么还不会啊,而到了孩子能力增强后又各种担忧,什么跑太快会摔啊,什么爬太高会摔啊,就想把孩子拴在自己眼皮底下,甚至希望孩子再回到小时候,真是矛盾啊!
第一次带可心去游乐园,我先抱着她在儿童乐园各处走了一圈,让她熟悉熟悉,虽然有这个让孩子熟悉环境的意识,但是实际上我还是希望她能很快适应,于是,带着她各种设施的玩,可是她并不是每个都想体验,有的不感兴趣,有的浅尝则止,有的坐上去就怕,总之,各种不让我满意。看到有小朋友进仿真水池,她就也跟着过去,后来发现水池里面的很软,大概给她一种不踏实感,所以迟迟不敢跟进去,最后用手在那里摸着玩。
http://s4/bmiddle/001hrip0zy6RsN8NF3dc3&690
http://s5/bmiddle/001hrip0zy6RsNaiXzee4&690
第二次去时,我把她放到小汽车里,推着她围着儿童乐园走了一圈,然后她选择了一个最普通的地方——小舞台,在上面随着小苹果的乐曲蹦跶了半天,然后看到有小朋友进球球池,她就也进去玩了一会,后来看到有小朋友坐着小动物转圈圈,她也想去,又不敢坐,只好牵着小动物绕圈圈走,总之,她开始跟着小朋友们学,试着去接触各种没见过的玩具。
http://s15/mw690/001hrip0zy6RsNclUSy8e&690
http://s13/mw690/001hrip0zy6RsNcaxdOac&690
http://s4/mw690/001hrip0zy6RsNcevbZ13&690
http://s7/bmiddle/001hrip0zy6RsNr3jts66&690
http://s5/mw690/001hrip0zy6RsNraIWo94&690
http://s15/mw690/001hrip0zy6RsNrbhy63e&690
http://s4/bmiddle/001hrip0zy6RsNr0QqD53&690
第四次去,妈妈还是让她坐进小车绕场,然后看到几个姐姐在玩过家家,她就凑了上去,人家不明所以,她又不会说话,大熊太太只好过去帮她打招呼:“叫小姐姐们好啊,这个小妹妹想和你们一起玩,她可以帮你们一起找蛋糕做冰激凌,可以吗?”当时几个孩子躲在梯子下面,用球球和几样玩具做蛋糕和冰激凌,她们同意了,可心很高兴,到处找球球给姐姐们送去。其中一个脾气温和的蓝裙子姐姐愿意带着她玩,她就做起了蓝裙子姐姐的小尾巴。大熊太太想让她自己学着去交际,所以没有再插手帮忙。一波孩子走了,又有新的孩子进来,可心在里面寻找她喜欢的姐姐,并且努力追随,讨好,献殷勤(其实,看到孩子有点低声下气,做妈妈的心里有点不好受,可是大熊太太尽力忍住去帮忙的冲动,毕竟加入群体生活是个能力,刚开始时总要受些磨砺的)。遇到她们的大人,可心就嘴甜的叫“阿姨”、“奶奶”。这样,她跟随着姐姐们玩了搭积木、滑滑梯和爬探险架,之前不敢过的网洞也钻过去了。
http://s1/mw690/001hrip0zy6RsNtv9i8c0&690
自己搭的积木,是不是像那么回事了?
在这一次次的儿童乐园游里,大熊太太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可心的成长。我想:对2岁左右的孩子来说,首先开阔眼界不必非得去很远的地方旅游,家门口的小乐园利用好了就够了;其次,很多地方需要重复去的,次数多了孩子才能适应,才能看出孩子的进步;最后,书中都说教育就是高质量的陪伴,其实所谓的高质量也没那么难做到,只是多些耐心,别太心急,让孩子慢慢寻找路子,大熊太太要做的就是克制住自己老想帮忙的心态,克制住自己想要玩手机的小心思,认真、心平气和的陪伴孩子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