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万大学生学中医这事儿靠谱吗?

(2023-01-26 09:22:06)
标签:

财经

健康

时评

中医药

大学生就业难

分类: 政策@股市
前阵通过新浪的“跟总理说句话”的平台,提了一个建议,希望针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困境,国家发几百亿的专项债券归医保局管理,建立街道、乡村的基层健康管理机构,大量聘用大学生就业,在社区医院前面深入到社区,做以防病为主的健康管理,综合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卫生成本。

这事情我在公众号上又发了一遍,在朋友圈里还引起了一些讨论。

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当村医、社医吗?这种就是混淆了公共话题与私人选择之间的界限,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1000万,去年有报道称到4月底的时候签约率才不到40%,毕业即失业,这是个公共问题。一些家庭,特别是比较困难的农村家庭,好不容易供出个大学生,是全家的希望,十几年读下来,出来却找不到工作,不仅个人是挫败的,整个家族都是灰暗的。这个时候国家出手先给大家有个工作的机会,至少100万户家庭就不至于那么失望,比花几百个亿修几条市政道路是不是幸福感、获得感提升很多?

第二个问题,这些大学生没有从医资格。注意我建议的是新成立健康管理机构,从中医学起,并不是直接上来就给人看病。我十几年前就说过,中医才治中国病,这个病,是指整个医疗体系的毛病。按照西方国家的搞法,中国人口这么多,老龄化如此严重,未富先老,美国那么强大,医疗费用开支如此之大都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两党竞选的焦点。中国的经济财力更加难以为继,国民经济这样搞迟早要被拖死了。但是我们中国有中医,我是超越中西医之争的,哪个好就用哪个,但是从低碳环保的角度,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不是比现在西医的一大堆检测要绿色的多?此外,如果认真的通读过黄帝内经,其实就会发现中医其实是个健康管理的理念,不是等你生病了才想到去治,而是在此之前对自己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达到防病减病的效果。用现代科学的熵增定律其实很好解释为何这种模式为何更有效率,因此我说,包括去年在炒振东制药时也说,中医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重大智慧,我们中国人要好好利用并发扬光大!

发展中医,国家的政策是一方面,有了政策,没有人也是白瞎。所以这一百万的大学生,连续搞三年、五年,一下子就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这些人十年二十年以后,即便有百分之一能够成为大师,那也有好几万个,虽然相对于我们的人口占比还是少,但比现在绝对的占比还是多了几百倍。而且这几百万的种子撒出去,其带动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对民众健康的影响将是深远而重大的。我认识的好些个中医大拿,有正规中医学院毕业的,也有好些当年的赤脚医生,还有自己久病成医,退休了钻研中医秘籍成为专业大拿的,这说明中医的入门还是挺友好的,因此对这些大学生予以科学地培训,能够快速上手,两三年的时间拿到从医资格,成为全国医疗保障体系中最靠前的那一环,还是可以预期的。

第三个问题,经费的来源和经济效益。解决就业,发展中医,这更多是社会效益的范畴,全社会需要做的事情多了,什么都要政府去投钱做,哪里做得过来?作为一个大规模的国家计划,必须要在经济上创造价值,否则也是昙花一现,无果而终。百万大学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本来也是国家扩招大学生却不能同步提供就业岗位的结果,这种短期供需的不平衡,靠市场是难以解决的,而社会主义本身,最初就是协调解决供需不平衡诞生的。因此,为百万大学生创造就业,本身就是挽救数以千亿计的大学生培养沉没成本,这个账没有哪个资本家会去算,但政府要算。2021年,国家公布的医保支出是2.4万亿多,这中间有多少是无效支出,有多少是重复支出,靠现在的这支队伍,肯定是管不过来的,100万的大学生,按每个人一年5万块钱算,500亿,占医保支出的2%,连续三年,到稳定时占到6%,通过优胜劣汰,控制在总费用的5%。关键是有这帮人在专门进行防病减病,仅凭优化治疗方案减少医保支出这一块儿,省出来的钱就远远不止这个数。

可以设置一个控制指标,在不降低老百姓就医满意度的前提下,医疗费用相对于基准年降低的百分比高于这个新设的健康管理机构的支出,后面才允许新增编制人员。在机构建立之初就做好这样的设计,避免成为新的财政负担,它的经济效益是可量化的,经济负担是可预期的。

总之,我认为,百万大学生学中医,既能解决短时间大学生就业的供求不平衡,又能从人员保障上降低全社会总体医疗支出,还能为中国中医的大发展打下深厚的人力资源基础,为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国民,更好地实现全民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而一旦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政府又可以把能够通过市场自我生存的业务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退出,形成一个庞大的健康服务市场!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提振经济,扩大内需,靠简单地发消费券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扶贫上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让人民安居乐业,充满希望,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依然具有坚定的信心!

兔年到了,送希望,送健康!祝大家兔年吉祥,所愿皆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