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钱为何这么懒?

(2016-10-20 08:18:59)
标签:

银行

利率

财经

房产

金融战

分类: 国企改革

前天晚上有点时间,本来是想复复盘,写篇关于股市的文章。因为当时粗略地扫了一下大家伙,包括高铁、基建、券商,都是刚刚底部放量的攻击形态,觉得市场又能够有一波小行情了。多大不好说,正如我一以贯之的观点,我们的新股发行制度从一开始就在批量制造股市炸弹,这个最大的雷不拆掉,A股市场还是坚持投机为主,别指望有普遍性的价值投资行情。

 

但后来一个投资专业群里的朋友发了一篇文章,主题是我们的钱太紧张了,所以要继续宽松,这样实体经济才会有钱发展走出困境,否则大批倒闭,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这个观点比较奇怪,因为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中国公布的M2号称比美国和欧洲加起来都多,鼓吹高房价合理论的各方人士一直都是把流动性泛滥当作是房价不停上涨的主要原因的,怎么一下子流动性就不足,还需要降息降准来宽松呢?

 

这位老兄的逻辑是因为我们的M2是虚胖的,里边有几十万亿都是房地产增值的部分,真正留给实体经济的钱,很少,实际上是不足的,表现在资金价格上,就是利息高。

 

在中国的资金很贵这一点上,我倒是与他观点一致,在之前多篇文章分析房地产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 中国钱为什么太贵? 2016-05-18 06:02》,讲的就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来说,我们民营企业的资金成本是别人的接近十倍。我们的科技没有别人的发达,效率没有别人的高,资源价格、劳动成本、税收成本都比别人贵,中国的制造业凭什么去参与国际竞争呢?

 

所以,实体经济越干越赔钱是必然的,越市场化的,越是如此。

 

但是钱如此之贵,能够通过降准降息就把老乡们拉回到实体经济中去吗?

 

根本就不会!

 

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放水出来的那点钱,改头换面,重新进入房地产,继续推高房产泡沫,M2继续大,实体经济反而会抽水。

 

因为我们钱贵的原因不是供求关系,而是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下对于银行垄断地位的保护,没有及时地理顺,造成我们的银行可以躺在政府规定的高利差下吃老本。这样实际上就养了一帮懒人,让本来是最有活力的资本,变成了懒钱!

 

在计划经济下,银行相当于是政府的财务部,老百姓有钱必须存到银行里去,别的老百姓用钱必须从银行里借,这中间的利差,资金的所有者储户并不能得到全部,而是归于国家。所以,我们的利差,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对食利阶层佂的一层税。

 

市场经济了,银行转而实现市场化,这部分以前归于国家的利益,现在属于银行的股东和员工分享,银行的平均工资为何能比其他行业高那么多?因为我们要和华尔街接轨,可是华尔街赚钱的模式却是生生创造的新服务,给客户创造了新价值,它从中进行分成;我们的主要盈利方式却是特权,老百姓的钱只能通过银行贷出去,政府规定了银行必须从中拿丰厚的抽成!

 

这样的后果就是银行从业人员的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等,他的付出和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是远远低于其所得到的报酬的。

 

银行的朋友肯定会不服,但是记得之前有个国内的银行高层说过,中国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家,他指的一定是讲象欧美一样的银行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躺着都能赚钱,为什么要拼死拼活地干?!

 

可这就苦了搞实业的了,老外们拿着低成本的钱做企业,与中国的企业老板拿着高成本的钱做企业,谁去帮他们解决问题啊?钱都在银行里,肯定是银行啊!可是这又要担风险,又要费脑筋,所以一定是没人干的!

 

做房贷多轻松啊,有抵押品,不讲房价一直涨,就是跌下来造成坏账,有什么关系呢?市场风险没法预测!

 

而要是给企业老板贷了款,谁能够保证它的企业就一定能成?出了事情,都是自己的事!

 

银行的精英们,都是这样给培养成懒人的。

 

你放再多的钱,只是增厚了他们获取利差的基数而已,盈利模式绝对不会变的。

 

改变的方式,是放开利率的管制,引入更多的竞争者,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竞争者,使个人或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更多的途径去满足。这是大的方向,之前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让他来改变!

 

他部分做到了,但是如果基础的利差制度不解决,最后只会引入一个新的垄断食利阶层而已,以前是国有银行打着国家的旗号吃利差,现在民营银行也有资格分点汤喝了。

 

我们国家很多事都会演变成这样,比如最近的滴滴,偷偷把价格涨上来了,跟出租汽车公司平起平坐,变成新的食利阶层。

 

作为政府,看到了这个问题,怎么办?

 

彻底一点,存贷利差让市场自己决定,或者明确银行的多少幅度外的利差国家收走,就是以前国家收的税,银行要怎么赚钱,向华尔街去学,你要拿华尔街的高薪,也得要有华尔街的本事,付出华尔街的努力!

 

只有这样去干了,倒逼银行业积极主动地创新,真正为企业和客户解决问题,这时候最具活力的资本,才不会像现在一样只是沉积在钢筋水泥里,中国的实体经济,才会有一个新未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财经思朴,不同凡想的财经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