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创业板业务外包服务业新股发行询价机制财富分配地产商思朴股票 |
分类: 大势@股市 |
在共和国建立60周年华诞之际,推出创业板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长久以来,中国的财富是以个人占有资源的多寡来划分的,比如煤矿老板,比如地产商。由于中国的集权主义历史传统,官员们占有的大量资源在这个拜金时代凸现其价值,最近落马的重庆前公安局副局长文强,不过是长长的腐败分子中新近的例子。权与钱,在今天的社会可以快速的转换,因为我们的财富分配模式,依然以对资源占有为基础。对于那些没有“官方”背景的普通人,不能不说是沉重打击,或许他们只能靠买点彩票,或是整天盯着红红绿绿的显示屏,祈望上天能给他点好运气。
创业板为这样的普通人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360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说以前这只是一句安慰失意者的空话,那么今天,在创业板推出之后,资本市场将给这些状元以财富的奖赏。从这个角度说,创业板在中国开通的意义,至少不比当初开办股市差!它提供了最市场化的方式,去激励这辈子也许都无法与官员们扯上关系的无名之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开创常青的基业。这对于改变我们中国人的国民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们在给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又是给其他人提供了创业的模板和标杆。这两天利用空闲浏览了一下第一批招股的十只股,每一只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神州泰岳,帮中国移动搞飞信和网管IT外包,一年挣几个亿;比如乐普医疗,做的心脏支架比国外的便宜40%;比如立思辰,搞办公的外包;上海佳豪,搞船舶设计的外包;等等。我们有些人老在那里喊,要刺激消费必须转变结构,发展服务业,创业板这样明明白白的服务业来了,却反而不看好,给它一个很灰暗的未来,颇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阅读创业板招股说明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新的商业模式、学习如何创业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反躬自问,自己所从事的业务是否也能够有创新?一两亿的股民都这么去想,影响到五六亿的人都如此去想,大家都想着创新、创业,总有一些新奇的想法会变成现实,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言,为了吃到创业板的糖果,中国也会涌现出类似乔布斯、比尔盖茨、戴尔之类的创新奇才。
这样的新富豪越多,对于地产商类的富豪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因为现在他们动辄就是自己养活了多少农民工,带到了多少GDP,绑架了多少银行,贿赂了多少贪官,作为当政者,即使八百个不愿意,你也不敢对地产商太狠。于是房价在政策的摇摆中扶摇直上,带给所有参与者不切实际的幻觉。物业税为何不出?闲置用地为何不收?二套房贷为何一会儿紧一会儿松?没有别的,政府还指着靠地产行业养活一大摊子人呢。
但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去想,让绝大多数的人当房奴去供地产商们去买国外的奢侈品,真的是一件“经济”的事情么?
这样的事情之所以发生,只不过是由于地产商假政府之手,或者相反,把大多数国民的当前与未来的财富,转移到少数人的口袋中而已。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总体财富并未升值,而只是进行了分配。这种分配显然是和我们立国的宗旨相悖的,如果任由其发展,中国历朝死循环的宿命将以一种新的形式重演,过去是土地,现在是房子。
只有新兴的力量培育、成长、壮大,中国人彻底改变依赖资源来换取美纸的经济模式,中国才真正具有称之为复兴的可能,否则,靠出卖子孙后代的空气、水、土地和健康,最后只能是一条死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应该对创业板抱一份良好的祈愿。这样的祈愿,与去年地震后某些人锁仓爱国的嚷嚷声不一样,并不需要你一定做出什么,而是在合适的时机,去做出什么,比如,当你觉得创业板的估值太高时,就得坚决地退出!
因为,价格信息是市场经济里最重要的指挥棒,如果所有的公司都高估时,必然会向其他人发出错误的信号,原来,股市里真的可以不劳而获。这样的责任当然更多地会落到监管层,一个不合理的新股询价机制,以及一个不合理的股权结构,还有一个不合理的交易机制,最终必然使价格信息失真,从而让市场的缺陷,要更多不明就里的散户去买单。关于新股发行的改革,我已经说了很多,现在市场的下跌,不过是蹩脚的新股发行改革自然的后遗症而已。
投资者面对这种状况,当然不是无所作为,管好自己的手和钱包,耐心等待好公司的合理价格,最终也能使这个市场达到充分的理性。这样的理性,代价就是更多的投资者血汗钱化为泡影。
相关链接:
建国大业与创富之门(2009-09-26 10:53:16)
更多思考请回主页:简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