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股市不需要诅咒

(2009-07-28 12:07:58)
标签:

股票

财经

中国股市

ipo改革

权证

融资融券

股指期货

分类: 大势@股市

十几年前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学者与文人,说的就是希望中国少一些发牢骚的文人,多一点踏实做学问的学者。如果现在要再写类似题材的话,我一定还要加一句,更重要的是,还要少一些做秀的戏子!

 

尽管我们的社会中学者型的官员越来越多,单纯靠说空话的干部越来越少,但是另外一种现象却愈发司空见惯,很多本应是学者身份的人,却变成了戏子!他们写文章,做演讲,目的似乎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知名度,而不管其逻辑、现实以及对这个社会起码的责任感和良知。

 

   中国股市不需要诅咒

 

自选涨幅第一榜(为庆祝尚主席的发言,晒晒我的部分自选股,当然是涨得好的,嘿嘿)

 

中国股市作为新兴市场,有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美国人搞了几百年,还折腾出安然、世通和麦道夫,作为一个才十几年历史的市场,到今天这个地步,客观的讲,还是很了不起的成绩。这个成绩,不仅仅属于证监会,而且也属于市场的每一个普通参与者,包括那些第一代股民中血本无归的人。也许正因如此,当初尚主席当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时,并没有去现场,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他把股改的功劳归于市场而非自身,而不是在那里摆官架子。

 

面对这个积累了中国人十几年聪明才智与血汗金钱的市场,多一点敝帚自珍的心态很有必要。不用市场的走向一与自己的预测不一致,便好象天就要塌下来似的,由怨生恨,如同魔瓶里关的魔鬼。我们应当看到,相比于年青共和国里其他的领域,资本市场孕育的希望和力量,足以推动中国实现伟大的复兴。

 

因为相对透明,所以相对公平,在中国,现在除了高考之外,好象没有比股市更公平的地方了。透明的好处就在于,你可以基于理性对这个市场做出合乎逻辑的预测。长期跟踪我的博客的朋友应该有所了解,自05年以来每一次大的市场转折我都看到了,不但看到,而且还参与其中。有一个貌似北大的朋友对我的智商表示了怀疑,这个我很理解,和爱因斯坦那是没法比,所以从上大学那一刻起咱就主动自觉地断了做科学家的念头,花大量时间去看只需要50智商的经济。但是请别把智商与爱国扯在一起,爱国主义者的智商,均不高,这是他的原话。我所结交的朋友中,热爱这个国家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其中就不乏这几年从市场中赚了几十倍的人,虽然在一个低智商的市场里赚钱并不是什么值得荣耀的事情,但至少也可作为一种反证吧。

 

中国股市的魅力不仅于提供赚钱门路一处,他还提供了一种基准,在这种基准下,对即是对,错即是错,不需要领导开会讨论批准,如此简单明了。比如昨天四川成渝一疯狂,今天尚主席就发话了,要推进IPO的后续跟进改革。与此相呼应,一位名叫“姜平”的先生在中证报上发表了《创设新股申购权证,推进IPO市场化》的文章,这个方案虽然比我的差那么一点点,但好歹也算是朝正确的方向前进了那么一步。

 

现在市场本来就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形势,很多抉择需要在两难中做出,在这个时候,尤需解决中国股市历史上形成的股权割裂心理传统和交易习惯,防止泡沫风险累积。新股定价,就跟炒家拉高北京上海的房价一样,势必引导整个价格体系的重构,千万不可忽视。经过6000多点到1600点的下跌,中国股市在付出巨大成本之后,初步完成了股票价格的全流通定价。如果再生造出一个高市盈率的新股市场,在流动性极度泛滥的现实环境下,必然会引导整个市场进入非理性癫狂。这一点,我在《IPO重启后的走势(2009-06-18 19:07)》中说得如此明确,市场已经完全验证。

 

为了防止市场进一步癫狂,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这种措施,决不应是损害政府威望、违背诚信的半夜鸡叫,而应该是抓住市场的内在规律,抛弃一文不值的颜面,踏踏实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收紧银行贷款流入股市楼市的渠道效果直接,但这只是治标之策。还是要以创新的思路,利用权证这种形式,从新股发行上市的第一天起,就引入了市场化的约束机制,让新股的价格真正成为一个多方力量均衡的价格,从而为市场的稳定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大蓝筹要疯狂起舞的此刻,应开始推进融券机制改革,既然有些人不是喜欢诅咒这个市场么,那么给他们也找点事干,如果真不看好的话就做空吧,这比站在旁边大骂有意义多了。如果股市低于3000点,再引入融资机制,把向上的力量也扶持起来。如果均衡能够维持三个月到半年,则是推进股指期货的大好时机。这样一来,中国几十万亿的资本市值,足够充当人民币国际化的蓄水池了。

 

这是大视野,大篇章,要完成它,不仅需要高智商,更是需要大智慧!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要热爱这个国家,对这个市场,对这个市场中苦心经营的众多参与者,具有某种超出死板的指数变动之外的深厚感情。有这种感情在,中国股市没有理由搞不好!

 

相关链接:证监会准备何时认错?中国股市不需要诅咒(2009-06-10 20:27:45)

 
更多思考请回主页:简单的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