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幸福思考心灵三联生活周刊人的本质杂谈 |
分类: 情感纪事 |
最近订了一年的《三联生活周刊》,里边的东西五花八门,挺有意思。
6月8日这一期有篇文章《开心指数与美好社会》,相当于把一堆人的观点罗列下来,真正属于作者的话很寥寥,写这样的文章,没看过几书柜的书还真写不出来。里边有几段,觉得和我感受差不多,所以不辞辛苦,敲下来如下:
亚里斯多德认为,最幸福的生活是沉思的生活,最高的幸福存在于理性的运用,因为理性是人的本质,运用自己的理性的人,心灵既处于最美好的状态,也最与神亲近。在一切人之中,哲学家的活动是最近于神的,所以是最幸福的。
这种沉思的生活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经常体验到的,相比之下,卢梭在《漫步遐想录》中所说的幸福较为平民化:“假如有这样一种境界,心灵无须瞻前顾后,就能找到它可以寄托、可以凝聚它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础。时间对它来说已不起作用,现在这一时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既不显示出它的绵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迹;心中既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既不觉得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单凭这个感觉就足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只要这样的感觉持续下去,处于这种境界的人们就可以自称为幸福。这不是一种人们从生活乐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怜的、相对的幸福,而是一种在心灵中不会留下空虚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圆满的幸福。”
思考着,快乐着,原来我也是在追求的这种绝对的幸福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