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实施方案的亮点
(2009-04-08 01:55:39)
标签:
医改实施方案信息公开基本药物中医杂谈 |
分类: 社会万象 |
医改系列谈之四
认真看了两遍医改实施方案的全文,挺好,比当初看指导意见的感觉好多了,但愿这些措施都能落在实处。我认为必须落实的一些想法,都得到了体现。当然,指导思路还是西方式的,但是其后果将在几年后或十几年后体现出来,从现在起就应该开始呼吁,而医改实施方案里也留下了这样的接口。同志们仍需努力!
10年以前,我父亲患胃癌,当时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很大一部分压力,即在于经济。而很多毛病之所以会酿成大病,说白了,也就是很多人穷,舍不得去看病。政府加大投入,表面上看好象多花钱了,但因为很多小毛病之前就预防到了,整体上来说,还是降低了全社会的成本。
我看到的医改方案亮点:
关于中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
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
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职业病防治院、精神病医院、妇产医院和儿童医院等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评:安全有效,低成本,算是认识到了中医的基本属性,如何做到,要有一些创新。预防保健,更是中医之精髓,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全民的中医素养提高,自然国民的健康水准大为提高,国家也不用花那么多的医疗费。市场经济,光空喊保护中医是没有用的,投入必须有保障,只是这样的投入,但愿不只是多买了几件现代仪器!
关于医生:
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每所城市三级医院要与3所左右县级医院(包括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采取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提高县级医院医生水平。
落实好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的政策。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2009年起,对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三年以上的高校医学毕业生,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
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鼓励地方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
评:医生是现代服务业,人是关键性的因素。上次和乔良一起吃饭,他讲起我们的医生和教师的风气,感叹良多,深以为然。医生的人生目标,绝对不能以美国人为标准,如果是为了赚钱,请不用选择医生和教师的职业。当然,风气还是当官的给败坏的,当官的先不想赚钱,自然其他公益行业的人也就平衡了。既是公务员标准,到农村去服务一年,对提高整体的水平,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当初看指导意见时,我就想到这一点,医生可能会反对,但是符合中国的传统和全体国民的利益,赞一个。
关于医药分开:
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满足患者需要。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严格医院预算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有效途径。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
普及健康知识,2009年开设中央电视台健康频道,中央和地方媒体均应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评:基本药物制度在那里摆着,医生应该不好明目张胆地大肆开关系药吧?!这是从制度上斩断医药代表黑手的办法。允许患者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这是防范药价虚高的釜底抽薪之举。医疗价格虚高,说白了,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采用信息公开制度,定期测算医疗服务成本,开设健康频道,这些都是提高公民对信息知晓度的途径,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本次医改的“公益性”原则,商业行为的话把底牌都翻给了对方看,就不好忽悠了。不过,很担心CCTV的健康频道,会变成一个靠广告赢利的频道,一边拿着政府的钱,一边拿着广告客户的钱,好象它一直都这么干。
理想宏大,就看执行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