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股票上涨海虹人民币汇率 |
晚上看到有网友问海虹停牌的影响,到巨潮去看了一下公告,称因为放量涨幅偏离率超过贰拾%,公司又没有发生什么事,所以得要停牌问问大股东中海恒。
搞得真够假的,海虹的新闻发言人就是个视撒谎为光明正大的人,这是企业文化,现在还看不出会否改变的迹象,所以,通过公告很难揣测下一步是什么,等公告吧。
海虹的老股东都知道,中海恒就是康健的,康健就是董事会成员,为了咨询中海恒就要搞停牌,真以为你成国资委了?
不过,停牌有停牌的好处,刚进去的几十亿,不用在风雨飘摇中睡不着觉了,因此,可以把康健想得好点的话,就是保护小股民的利益,免得乱动把筹码给丢了。06年海虹长时间停牌时,面对投资者的电话,有工作人员也是这么回答的。
把康健想坏点呢,就是它不想有更多的人冲进来,当海虹的股东,尤其如果股市再跌两天,好不容易涨起来的十几个点,又被抹平了,更多的投机资金,搞得比前面进去的资金成本还低。也不是没有可能。
历史好象总在轮回,06年的时候,我写《海虹新经济》,一周后停牌一周,复牌一周,然后一直停牌了两个多月,到五月16日才把大家放出来,最高涨幅近100%。
上周二收市我写《海虹是不是该动动?》,周三调整,周四放量涨停,周五继续放量,今天撑了大半天,掉下来了,然后就出这个公告开始停牌。本来还想有系列文章开始吹捧吹捧海虹的,现在看不用写了,静观其变。
在《海虹是不是该动动?》里列举的理由中,能够引致停牌的最大理由是外资并购,其次是卖公司,包括联众到美国或深圳上市。
晚上浏览了一下闽发的帖子,有一个老贴,人民币升值最终到达1:2.2,说得很到位。其中有一段余永定的专访,有这么一段话:
“《21世纪》:还有一个问题,德国在汇率市场化的同时也开放了资本账户,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余永定:对于德国来讲,开放资本账户的主要指导思想是管制会造成扭曲,造成资源误配。为了减少对市场的扭曲,应该开放资本市场。但是,开放了资本市场、资本自由流动之后,又要想让货币政策独立,就必须让货币自由浮动。
现在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该放松资本管制,鼓励外资流出,这样可以减轻对汇率的压力,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作为一个原则,我们必须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我们又要保持币值的稳定。那么,我们就应该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实际上外管局也是这么做的。
《21世纪》:现在放开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不正是为了让资本更自由的流动,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吗?
余永定:现在的问题是,如果QDII真能够出去的话,是能够减轻升值压力,但这是在有管理的情况下,跟资本账目自由化不是一回事。现在的关键问题不在这儿,QDII暂时没什么大作为,谁那么傻,现在去投资外国资产?关键是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现在要对它有所控制,不能让它大量进来。在QFII之外,从其他地方流进来的也很多,那中国就更需要堵了。如果堵不住,就让人民币升值,升值之后中国资产贵了,外国投机者可能就不买了。中国现在拼命压低自己的价格,那不是引诱人来买吗?然后再放松对资本流动的管理,那不是等于降低了外国投机资本套利出逃的成本吗?”
余永定:对于德国来讲,开放资本账户的主要指导思想是管制会造成扭曲,造成资源误配。为了减少对市场的扭曲,应该开放资本市场。但是,开放了资本市场、资本自由流动之后,又要想让货币政策独立,就必须让货币自由浮动。
现在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该放松资本管制,鼓励外资流出,这样可以减轻对汇率的压力,我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作为一个原则,我们必须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我们又要保持币值的稳定。那么,我们就应该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实际上外管局也是这么做的。
《21世纪》:现在放开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不正是为了让资本更自由的流动,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吗?
余永定:现在的问题是,如果QDII真能够出去的话,是能够减轻升值压力,但这是在有管理的情况下,跟资本账目自由化不是一回事。现在的关键问题不在这儿,QDII暂时没什么大作为,谁那么傻,现在去投资外国资产?关键是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现在要对它有所控制,不能让它大量进来。在QFII之外,从其他地方流进来的也很多,那中国就更需要堵了。如果堵不住,就让人民币升值,升值之后中国资产贵了,外国投机者可能就不买了。中国现在拼命压低自己的价格,那不是引诱人来买吗?然后再放松对资本流动的管理,那不是等于降低了外国投机资本套利出逃的成本吗?
中间红字的部分,深得我心,政策制订者中有这样的水平,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福分。鬼才相信房地产投资中,外资才仅仅占不到5%呢!
前一篇:中国平安吹响大蓝筹的集结号
后一篇:暴跌仍不是进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