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虹医药动了谁的奶酪?》后续

(2006-07-10 14:41:05)
分类: 社会万象

《海虹医药动了谁的奶酪?》写完后,程必忠记者在我和讯的博客上写了回复:

致作者:不涨不行
看了你高论,作为作者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1,本人不是南方周末记者,单位是《南风窗》
2,《不涨不行》对中国的医药行业政策了解多少?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会不会正确的阅读,如果没有基础,建议好好重新开始学习。
3,本人收没有收钱,你可以向检察机关举报,还有广州日报集团和《南风窗》一级海虹求证。用不着在这里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并满足你的欲望。
4,南方周末刊发的稿件是经过改编和压缩的,在此,贴出原稿供大家看看。


(关于原稿,在我的那个博客内,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粗略地了解一下海虹如何搞起来的。)


下面是我在他博客上的留言:


看了您对我的回复,说几句。

1. 对于把你误作为《南方周末》的记者,很抱歉,如果这伤害了你的话。
2. 对于医疗行业的政策我不需要了解太多,我只需要将你文中的所列举的事实重新推理一番即可,在我的文中,并没有提出与现行医疗政策不符的新问题吧?至于财务知识,很坦白,我在学。我知道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不过我想作为一个记者,这本来也不是你的专长,我就不多提要求了。
3. 说怀疑你收了海虹的钱是针对有人怀疑你收了唱空海虹的人的钱而引发出来的,逻辑是:即使要怀疑你收钱,那也应该是怀疑收了海虹的钱,因为你文章(南方周末上发表的)细细一分析,多是在为海虹说好话。本是为你辩解,方式不对。
4. 作为一个记者写出东西就是为了让人看,让人评论的,不能够说别人的评论听不顺耳,就认为别人是在发泄并满足某种欲望。没有拿钱,你怕什么?不过从这点看,你挺可爱,热爱记者这个行当,为荣誉与名声而辩解。

我再仔细看了一遍你的原稿,发现删掉的主要是康健如何运作的历史,个人以为这些发家史与你想要表达的有联系,但是也有偏颇之处。

比如说,很多事情,哪怕是好事,但是如果不与政府机构和中间的个人合作,你觉得这个事情能够成吗?以中国的环境,政府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如果换作你,你会怎么做或是不做?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你要没有政府背景别人还不信你,您是记者,相信在这方面比我体会更深吧。这是中国国情。

在你的文中,是有很大的漏洞的。就以我比较熟悉的中国股市为例,长达5年的熊市使上万亿的真金白银灰飞烟灭,但是从来就没有一个人说,原因是因为有交易所或证券公司收了佣金,从而建议多开交易所,禁止证券公司,而是去抓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哪里呢?在我的文中已经提到了,医院合法的加价就是15%,恐怕更多的还有灰色的加价吧?!把这里的黑幕给揭露出来,我相信更能让人信服。

至于你文中提到的给医院的补偿机制,这也是一个点。补偿多少叫补偿?医院里是不是连看门的人都应该拿高工资,那些行政性的干部是否要与医学专家拿同样的薪水?在国内当前的经济水平下,到底给医护人员维持一个多高的收入算是合理?这些问题都远比千分之五的中介费更加深刻。

而是否就是官商合作造成海虹今天的垄断地位,我认为推理过程牵强,因为海虹有关系,别的竞争者也有关系,你不能等别人花了5年的时间把市场都培育起来了,才想起来说你当初如何如何。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如果大家都认为是一件好事,结果却显示变坏了,原因在哪里?能不能改进?如果记者陷到社会上各类利益团体的纠葛中表现不出应有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那这个社会就更没有多少公信力了。

从你上次的这篇文章来看,你的倾向性还是比较明显的偏向海虹的反面,但是给出的数据却偏向于高估海虹的业绩,这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作为一个记者把一件事情写成这样,不是没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作为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当然希望中国的整体环境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整洁才好,因此,很希望您能将更多的黑幕给揭露出来,让大家来评判分析,提出解决之道。这个过程还很长,希望一路走好。

另,《南方周末》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一份报纸,而《南风窗》基本没什么概念,所以把你误认为是它的记者,也是无心之失,没有贬低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