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调存款准备率夯实和谐牛市基础

(2006-06-17 19:45:13)

周行长刚说过不加息,晚上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告就出来了:自7月5日开始,除农信社外的其他银行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至8%,预计将一次性冻结1500亿元。

根据乘数原理,市场中因此而减少的可动用存款约为20000亿。

My God!


我们可以看看5月末整体的金融运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前5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9亿元,超过全年计划的7成。

固定资产投资25443亿,增长30.3%,而且前5个月的增长速度呈现逐月加速的态势。

一边是要搞宏观调控,一边是固定投资的继续高速增长,如果这种高速增长是一种健康的增长倒也无所谓。问题是这样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而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投资的来源又主要是银行贷款。

于是,央行忧虑了,便来了这么一狠招。

这两万亿将从哪里来呢?

按照央行新闻发言人的说法,商业银行“持有7万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等资产。”一次性地充实存款准备金的压力倒不是很大,象现在一周的央行票据就要收回上千亿的资金。

接下来是2万亿中别的钱从哪里来?会多大程度上影响股市?

从央行的初衷来看,它希望压缩的是银行没有节制地发放贷款,为流动性泛滥火上浇油,制造出各种资产价格泡沫。

泡沫高潮的时候大家挺快乐,把孩子养18年却未必是每个人都承受得起。

本来,对一个正常的金融企业来讲,放多少贷款才将风险控制到何种水平应该是那些拿几百万年薪的董事长或行长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中国的情况特殊,高年薪仅仅对应于部级级别,赚了大家有奖金,赔了都是国家来背,然后国家把赔的再转嫁给老百姓。这样另外一个部级干部就不得不多操点心,盐多了,加点糖;糖多了,加点盐;都多了,再加点水,恨不得能有三头六臂。

最理想的情况是,今年不是希望将新增贷款控制在2.5万亿左右吗?但是照现在的这个速度已经1.78亿了,下半年不要再新增贷款了。简单算一下,照上半年的速度,下半年还真能新增2万亿的贷款(这是不是个巧合)。

当然银行的头头脑脑可能不会那么听话,毕竟贷款里边有自己光明或灰色的利益,少增加一点,能够控制到1万亿就不错了。剩下的1万亿从哪里来?

重新算一下,四大行的存款占1半以上,即它们要多交750亿。象中行,刚在香港圈了867亿港元,接着又在大陆圈200亿,一下子多了1000多亿的资本金。建行去年在香港筹资700多亿港元,这样一算,仅公开上市银行增加的流动性就抵消了上调存款准备率的影响,反而还多了200多亿的倍乘(2500亿)。工行再圈的话比中行只会多不会少,怎么着也得1500亿左右吧?

这样的结果是:除农行外,工、建、中、交四大行在提高存款准备率后,将分食2006年度新增贷款的主要部分,其他银行将不得不减少自己的贷款市场份额。从总量上讲,市场的流动性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变,我们可以把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政策理解成金融企业的新国有化。

结合7月5日之前,中行将肯定在A股市场上市,我们不妨把本次的存款准备率上调看成是对中行流动性突然增加的一种对冲。

如果这样算,考虑到半年左右4000多亿人民币的贸易顺差,新增的流通货币将可达到5万亿,宏观调控的压力丝毫不减。

会加息吗?

想一想总计达32万亿的存款,要是加息银行得多支付多少利息(银行改革还搞不搞)?而且加息后,很可能使追逐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更加疯狂进入,国内的现金更加充沛,并不能达到减少流动性的初衷。

这样多的钱到哪里去找出口?新农村是一个、高速铁路是一个、QDII是一个、股市更是一个。

新农村完全是国家投入,高速铁路由没有完成转制的铁道部主导,其投资效率和灰色空间可想而知。而QDII在全球市场处于一个相对高位的时候,如果再要大力推动的话,就不知道这些主政者还是不是中国人!

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个大的出口就是股市了。

首先,相对于国外新兴市场,中国股市在制度负溢价的作用下漫漫阴跌了4年多,至去年12月底才开始了一波强劲的上扬,具有资本洼地的效应。

其次,尽管股市也存在种种黑幕和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相对于其他的领域,比如银行,信息的公开程度、公众的关注度、知情权与参与性都不可同日而语,配置资源具有高效率的比较优势。

从央行上次升息的举措来看,提高贷款利率而对存款利率保持不变,除了保护银行的利益之外,不打击股市炒作的热情也是另外的一个因素。

但是维护股市的平稳外部环境并非鼓励违规炒作,银行的存款进入股市现在有多种合规的通道,如果股市的上涨是某些权贵或投机者利用非经济性资源、采取非市场的方式,动用银行存款而实现的话,这样的上涨不管多么激动人心,都是美丽的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而一旦破灭,却以国家和人民买单收场,这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得不偿失的。

房地产的状况与此有某种类似,如果房价上涨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钱按照经济规律炒上去的话,那对经济的影响应当是正面的。但是我们却发现,房地产主要是用银行的钱,采取一些欺骗的手段,各种强势利益群体合谋炒上去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巨大,造成经济整体结构失衡,现在虽然开始调控,但很多负面影响却是很难短期消除。

股市不能成为另一个房地产的轮回,那么在行情启动的初期,限制利用别人的钱炒股但不承担亏损风险的行为,防止银行贷款非法入市炒股,既是对泡沫风险的防控,更是对那些用自己血汗钱冒险的投资者的保护。短期来讲也许会造成市场的震荡,但经历阵痛之后,避免了鸡犬升天对投资者的误导。各个公司的股价大多回归于公司基本面,才能真正体现出股市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调存款准备率,避免非市场因素的暴涨暴跌,夯实了和谐牛市的基础!


另:从央行的系列公告来看,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大幅增长主要集中在前4个月,股市疯狂的5月相反增加不多,但银行存款分流迹象明显(同比少增638亿),如果前期市场风传的票据融资进入股市的情况属实的话,那么他们应该成功地出局,把新股民给套住了。这样的话,是央行的失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