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狗年股市春旺

(2006-02-05 18:00:48)
一篇《股市的春天真的来了》引发各位网友的热论,就在半信半疑之中,上证指数上涨了100点,其实也不多,不到10%,但其中的热点个股涨30%到50%的已经很多了。

我的抢路费日记也告一段落,两个账户,喜欢快进快出的最终没捞到什么便宜,另一个刚刚30%,与几位博友翻倍与接近80%的业绩,实在汗颜。谢谢你们与我分享喜悦!:)

之所以要把这一段记录下来,就是要面对真正的自己,很痛苦,但痛苦才使人思考、改进,而且作为一面镜子能够时时提醒自己。有几个朋友为我的操作很痛心,指出我应该学会放下,少看盘,少回复,很中肯。其实在做气质测评时,给我的一条建议就是放慢作决定的速度,也正因如此,我才有些闲功夫来看盘,写博客。我可不想追在别人后面催他们办这办那,这是国企,没办法。

我操作得很差,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其实你们不知道我04年到05年10月份都更差,差在哪里呢?那时候的差是自信心总是不足。从日记里可以看出,我点过的10多只股票,除002042、权证与美尔雅,其他的都远跑赢大盘,而且不乏京东方、华光股份、南方汇通等这样的大黑马。就是说我选股能力是一流的,但是我在04年与05年的大部分时间,持有的均是我朋友曾经推荐的股票,这些朋友绝对是真心实意地想帮我一把,但是在买入后基本就没有什么赢利的机会,而我的自选股则常常拉一两个涨停来向我示威,那一种痛苦丝毫不逊于自己前段的痛苦。所以在我说的几个股票中,有两个(600271与600360)是真正的职业高手告诉我的,但我前一阵的操作,完全是自己能力与运气的真实体现,是深入剖析的一个很好起点。

当你看好一个股票时,如果是做投资,那就应有足够的耐心买,这是我的第一个不足。我的买卖决策通常在5分钟内做出,卖了就买。像买G阳光、大唐电信、铁龙股份、沈阳机床等都是这样。

第二个不足:急于做决策,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如美尔雅、武钢权证、铁龙股份,对这些票,由于观测数据不充分,心里拿着一点底都没有。

第三:不坚决地按技术指标行事。其实耐心这些东西是虚的、无形的东西,怎么就叫有耐心?眼睁睁看着它直冲上去就叫耐心吗?得看技术指标,尤其是在投机时,没有别的参照物,只有其技术指标能告诉你一些东西。像在宝钢权证的炒作时,破位时还心存侥幸,导致亏损扩大;买大唐电信则明显短线需修复;卖中材国际时的指标显示买进,而买的时候指标则有风险。

再多的缺点总结出来了也没法改,先就强调改这三个吧。

改进的办法是:

一、可以买的自选股不超过5个,关注的自选股不超过15个,三个月更新一次,形成一种选择自选股的日常机制。

二、每个帐户可买2到3个股票,买入时分5到10次买入,每次买入以两个买入技术指标相印证作指示。

三、关注买的股票,但耐心地让它们涨,如果卖出技术指标明显,至少出一半,出两次,然后等买入指标再次出现。

对我来说,先做好这几点。(补充一点,别买新股或类新股,如G阳光,那类似赌博,应在技术指标稳定后再动。)

狗年的股市会怎样?在这里我也斗胆预测一下。

全年的股市会收出至少30%的阳线,在5月前股市总体的趋势是向上,二三季度总体以调整为主,消化再融资与首发IPO的压力,在工商行或中石油上市之前市场营造一个年内新低,待平稳后会有报复性上扬,如果大家伙上市时间延后,低点也相对延后。

热门板块为:自主技术创新(如3G、数控机床制造、芯片、软件);金融服务(证券、银行、金融控股);人民币升值(房产、商业、原材料进口的企业);外资并购(最大的黑马池)。

春季行情,主线似乎为外资并购,待开盘后头三天确认。

不管某一年全年的行情会有多差,春天都是个好季节,可以放心持股(前提当然是选好股票)。狗年的春天会有更多的机会,为什么呢?

第一,上半年传统上钱就多,各种名目的内地热钱会到股市来找找机会;

第二,前两年世界股市大涨,而中国股市大跌,与实体经济出现背离,随着中国对外资的逐步放开及较为明朗的人民币升值趋势,中国股市形成资本洼地,境外资本会进来逐利;

第三,股改预期已经明朗,股价国际接轨已经完成并出现低估,现在会走出向上的恢复性行情;

第四,股市的制度建设更趋于完善,这是最大一个好处,出现了律师上告上市公司高管的先例,证监会被赋予准司法权,市场的造假成本大为提高。

其中最后一点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艰难的一点,不排除中间仍然会出现反复,一个有规则的市场才是真正的市场,信息造假的风险是股市最大的风险,如果证监会真正能够履行职责,与投资者、中介机构等一道共同监督好市场,那中国股市不涨不行。

狗年股市“旺旺”大有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