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企改革 |
有人说工行的简称最能说明工行的文化:爱存不存!(ICBC)
这一点是不假的,国庆的时候有一天要将钱从招行里取出来,存到工行里去,结果在招行待了不到10分钟,8分钟喝它免费的水,看他免费提供的杂志,2分钟搞定事情。在工行站了快一个小时,看着前一个人的后脑勺,忍受着一个老员工在那里培养实习生。所以当即感慨,在同等条件下,招行的价值相当于工行的6倍。
问题是,招行全国的网点不过500多个,而工行,不知道是它的NN倍,所以如果真上市,工行的市值就不知道要高招行多少倍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此,所以工行对储户说,爱存不存,存少了还得收费,收到没有为止。
这时候,到工行存钱的普通百姓都是孙子,没辙。
但是工行也有当孙子的时候,最新一期的《经济观察报》李利明对此做出报道:在2004年,工行行长姜建清到美国和欧洲转了两圈,别的银行爱搭理不搭理他,原因是觉得投资中国的银行业风险太大!
后来好说歹说,高盛才同意与安联、运通组成财团来买10%的股份,溢价15%。现在建行与交行在香港上市,一个比IPO价格涨了近30%,一个涨了快70%,有人惊呼银行贱卖了,在这种压力之下,工行的股东提出涨价要求,高盛说不玩了,准备要走。
还是资本家黑啊,以工商行的素质,它怎么的也该比建行强吧,至少还没听说他们的副部级的行长进监狱。一上市这股票就得翻倍,隔三年只能是价格更加涨,在这样的条件下,让他们加加价都这么不给面子,看来工行的这个行长也不好当。
在普通老百姓面前当老爷,在外国资本家面前当孙子,这是我们很多国企在海外上市过程中走过的一步,工行,看样子还没走够!
有一种论调认为,国企的海外上市为普通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福利,说这话的人一定忘了海外投资者是怎样逼迫中国移动仍然坚持双向收费的。资本家有慈善家,但更多的还是资本家,他可以信上帝,但那是和钱没有冲突的时候。在《伟大的博弈》中,写了个虔诚的基督徒(我总记不得外国人名)怎样设局骗别人的故事,对老外资本家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人,可以看看那本书。
真正的福利是中国人自己带来的,比如电信资费的下调,就是因为电信企业的分拆,而显然,做出分拆决定的,是中央政府。再比如,招商银行为客户提供免费的茶水和很好吃的玉米糖,也是中国人做到的,尽管用有些人的说法,招行的高层长期在香港,实际上是国际化的视野。
相反,老外带给我们什么了?花旗银行对小额存款收费,好,现在每个国有银行都这样干了,美其名曰国际化先进经验!
我不知道这些外资银行是有意还是无意,把我们的银行在往歧路上引,难道真的只有在他们能低价买到你的股份以后,他才会派个50人的团队,教给你在市场上取胜的真经吗?
其实真经恐怕还得要自己去摸索,巴林银行国际化吧?一个交易员就把它给整趴下了;德国银行(or德意志银行)NB吧,当初也叫别人用合同骗了几百亿。这银行风险的消除,可还真不是几个老外就能解决的。
在我关于银行贱卖的系列文章中,有一种回复认为,中国的银行完全一团糟,现在这价格都卖高了!说这种话的人,还自认为是对国内银行状况非常了解的。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同一期的《经济观察报》给出的数据是银行的钱没处花,放在央行那里等0.99%的回报率。
银行是靠什么赚钱的?我这个外行都知道你该把那钱拿着去贷款(投资)赚钱啊!现在的这帮官员都成什么样子了?只要不引入外国投资者,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
在《银行开放不能不计成本》中,我提出了工商行的九步贵卖法,马上有人站出来讽刺我不懂银行现状,说什么银行现在是不能令行禁止,这的确就是大问题了!敢情我们的行长大人不但要在外国资本家面前当孙子,在自己的员工面前也要当孙子啊?这是大问题,天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都不能解决,你别引用外资,也甭想要用什么外国的先进经验,你想想看,随便到河南找一农民,让他开波音,你敢吗?
再说了,觉得银行已经烂得不行了,卖给老外是扔掉一个大包袱,也是一种落后的农民意识(还有先进的农民意识,所以别歧义)。WTO的规则是什么,大家都有钱赚,你把垃圾扔给别人,还收别人的钱,不厚道。要知道,外国人也是人,也是外国妈生的。
所以最有利的方法,还是老老实实先做好基本的管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让社保资金进一些,大的财务公司进一些,在国内市场上一些,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了百了,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
老外有疑虑,可以的,当这股票在A股上市后,慢慢开放QFII,价格越来越高,让他们悔去吧!到那时候,他对这银行倒是越来越放心了,但是很显然,它将享受不到银行制度转轨所带来的翻几番的暴利!
现在高盛说不买,我认为更多是一种姿态,管理层完全不用怕。就好比你看中了一件衣服,砍价时佯装要走一样,目的还不是想让你快点决定卖!但明显的公开市场价格比这个高得多,你又不缺那几百个亿,你那么着急做决定干嘛?
要做的事情还挺多,比如我们这里有三个ATM机,却只有一个能用,这一个,钱还被取光了,要去两次才能取几百块。
别把这几百块的客户就当孙子看,不定这里边就有10年后的黄光裕,一想起当年在工行外的瑟瑟发抖,就不把那几百亿走你工行的帐了。当然啦,工行的企业理念是:爱存不存,几百亿,小case。但这样的黄光裕多了,花旗多了,招行多了,几百亿恐怕也会成为工行的大钱。
为了不在老外面前当孙子,最可行的办法还是做些扎实的基本管理工作,就从不把客户当孙子做起!
至于工行的价值,大家有兴趣可按我上次在《银行贱卖,卖的是人民的存款》中的方式估算一下,注意,招行实际上又涨了近20%。
前一篇:抢路费日记(19):不动了
后一篇:抢路费日记(20):真的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