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面(广州著名旅游区)的嵌名诗

(2016-04-05 22:12:47)
标签:

沙面

广州

沙洲小岛白鹅潭,
面对江潮喚波澜。
真爱大美荡风怀,
情韵绝佳观容颜。

沙基惨案六二三,
毋忘此日立大碑,
谁叫日月换新天。

沙滩堆成地方小,
面积不大景最好。
欧美建筑隔街巷,
异国情调醉人倒。
 
       好友去广州出差,闲暇游沙面,发微信叹沙面之美丽,楚楚动人,我不禁一怔,沙面如此诱人,恐友误入歧途,忙微信警示提醒:南国风醉人,当心留点神。
友即刻复,哈哈大笑,言夸沙面之美,实乃邀我写诗。在此之前,我真不识沙“面”,上网搜看,方知是广州著名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顿生灵感,写沙面,面面俱到,成三首。

       说明【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已被开发成国家5A级景区,是广州著名的旅游区、风景区和休闲胜地。
       解释【白鹅潭】环绕广州荔湾区沙面岛的珠江河面,是珠江三段河道的交汇处,此处上承西北两江之水,但以潮汐畅通,淤积不烈,河面宽阔浩淼,烟波荡漾,风景秀丽怡人。
              沙基惨案六二三】沙基惨案发生于1925年6月23日,又称六二三事件,英国士兵开枪镇压广州的游行队伍,造成严重伤亡的事件。
             毋忘此日立大碑】即“沙基惨案”纪念碑,上刻“毋忘此日”。
             谁叫日月换新天】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政府虽然接收了沙面,但是整个沙面仍然是美、英、法等外国人的势力范围,直到1949年广州解放,沙面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