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宽容与度

(2007-09-09 19:10:45)
标签:

随笔/感悟

宽容

感悟随笔

休闲

谈天说地

职场

生活

   今天在朋友"老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b364701000bof.html   的博客中读到一篇关于宽容的文章,感触颇深.也希望借此谈谈自己的浅见并和大家来共同探讨!
  
   文中写到: 当遭受到种种不如意的事乃至是无辜的侮辱和诽谤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心去对待这一切呢?无辜招受到侮辱和诽谤是由于我们前世造的孽业的因,今世招到了无辜的侮辱和诽谤的果。我们是继续造恶因呢,还是用“宽容”的心去消这个业,种下善的果?我常常看到电视剧里的所谓“债主”都实施了他们所应当的报复,没有人去干涉或苛责他们复仇的意志和行为。但虽然报得很合理,甚至符合公理正义,但那复仇的完成,真的可以除去那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痛苦根源吗?“怨恨”就像个“枷锁”,将我们的痛苦锁住,又像个心火的牢狱,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火焰中,自己折磨自己。要超越“怨恨”是那么的难,更何况是“宽容”。
  
   首先,在玄镜看来,对不公正的"报复"不一定是出自于恶意的或出自于怨恨.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理解成为教训!
   要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在源源不断的教训中完成的.而这个教训可以是对别人的教训,也可以是别人对自己的教训.他人对于我们,或者我们对于他人的错误进行了一定的"报复",让他/我们从肉体上和心理上感觉到了"疼痛",这样,人们便记住了:"我们的某种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是不可取的,下次要避免再犯!" 有了一次这样的教训,我们会比以前更成熟,人就成长了,也进步了!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对待小人,我们应该下记猛药.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做了是会被惩罚的. 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去宽容,他们得到的信息是:"我可以得寸进尺,反正别人不会跟我们计较!"在那些人眼里,你的宽容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宽容过度了便会成为一种"纵容",这既不是"自觉",也非"觉他",那就更非"觉行圆满了"!  如果真的要做到菩萨果,也许首先得把握住自己的"报复"绝非出自于怨恨;其次,用适当的惩罚使他人"觉醒",在最大的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伦理道德,这样才会是真正的觉行圆满了!
 
   最后,用<<西游记>>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吧:
   观音菩萨给孙猴儿带上了"紧箍咒"并非是出自与报复,但却起到了"惩戒和教育"的作用,但如果从一开始观音菩萨就一味地宽容,包容.我想,也就不会有将来的那个帮助师傅取得真经的孙悟空了,顶多还就是那个耍泼皮的山大王. 
   更进一步说,菩萨们对待那些妖魔鬼怪的态度不也是一个字"灭"吗?不然,难道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小妖祸害人间吗?那岂不是成了助纣为虐? 对于那些孺子可教的妖怪们"宽容"俩字才是可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姐妹"同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