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023-05-14 08:57:54)
标签:

苏博西馆

敦煌

临摹

特展

杂谈

分类: 琐事记忆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023年的4月26日下午,去苏博西馆看展览。首先看的是“古希腊”特展,已于4月28、29日的博客上作了介绍。其次观看了“敦煌艺术临摹”特展,却直到今天才博文介绍。
    据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在序言中说:一部敦煌石窟艺术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宗教和文化史,它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1987年,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艺术圣地,敦煌莫高窟成功申遗,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一共有六条,只要满足其中的一条,就满足申请条件,而敦煌莫高窟六条标准全部符合。像莫高窟一样,六条标准全符合的文化遗产,全世界仅有两处:分别是莫高窟和威尼斯。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本着“立江南、观世界”的办馆理念,2021年,苏州博物馆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系列”展览,首展“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让观众感受到了以“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的无限魅力。今年、我们以“敦煌”为主题,策划了“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不同于以往的敦煌主题展览、本次展览围绕敦煌壁画、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与文献三个方面展开、以张大干、常书鸿、谢稚柳、卢是、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常沙娜等艺术家群体临摹、研究敦煌艺术的成果为主线,通过复原敦煌最早的石窟275窟、敦煌藏经洞最早的原始记录稿本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等116件精品文物,追溯敦煌历史、展现敦煌艺术、讲述敦煌故事、传承敦煌精神。
    展览中展示的敦煌壁画,涉及故事画、经变画、尊像画、供养人像、装饰图案等各种类型,涵盖复原临摹、现状临摹、整理临摹等不同技法。画中的每一根线条,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敦煌守护者的青春,他们通过手中的纸和笔与古人对话,探索敦煌艺术之美,让人近距离领略佛祖千年的慈目和飞天动人的身姿。这其中包含的文化穿透力和艺术生命力,非融合再生与现实关怀而不能,这也是敦煌艺术的时代精神。
    此番重叙敦煌艺术,离不开敦煌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苏州图书馆等单位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卢是家属、田洪先生、罗伦建先生的大力襄助,在此谨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敦煌,穿越千年的风雨,饱经文化的沧桑,大地苍茫,岿然屹立于东方,恰是吾心之归往。是为序。
    我的观看过程似有侧重,张大千、常书鸿、段文杰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作了重点拍摄,还有其他的则一带而过,打算以后有可能的时候再去观看。

1、进入特展展馆: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张大千的作品介绍与欣赏:
      张大千先生(1899-1983)是国内第一个到敦煌的著名艺术家,也是第一个将敦煌艺术大规模介绍给世人的艺术家。
      张大千临摹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壁画共计276幅,多为绢画、纸本设色的中国画,涉及故事画、经变图、尊像画、供养人像、藻井装饰图案等多种题材。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3、常书鸿的介绍及作品:
      常书鸿先生(1904-1994)是“敦煌人”的代表,名不虚传的“敦煌守护神”,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敦煌。1935年,常书鸿先生在巴黎塞纳一马恩省河畔,看到了法国人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图录》,看到了吉美博物馆收藏的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绘画作品,为之惊叹不已。使他感到有责任回到祖国,继承和发扬敦煌的伟大艺术。他放弃所有,投身于沙海之上的敦煌,建立起“敦煌艺术研究所”。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创造出新时代的艺术,可以说是常书鸿先生投身敦煌艺术事业的初衷。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4、段文杰的介绍及作品:
      段文杰先生(1917-2011)是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敦煌学专家。他扎根敦煌大漠六十年,被誉为“大漠隐士”。1944年,段文杰先生因在重庆排队观看“张大干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后,被其艺术魅力吸引来到敦煌。他临摹了大量敦煌壁画,总结出壁画临摹的标准、要求与方法,如本次展览展出的《都督夫人礼佛图》,是段文杰先生经过研究,现场复原临摹了此图,之后的临摹作品也是在其临本基础之上的临摹画作,对后辈艺术家的临摹工作给予启迪。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5、关于单独展出的鹿王本生故事画:因不容易拍摄,也拍不好,上两张了事。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6、其他的展品: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7、观看特展:
230514在苏博西馆看“此心归处——敦煌艺术临摹与精神传承”特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