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23我读资本论

标签:
资本论杂谈 |
分类: 琐事记忆 |
230223我读资本论
作为一个已经入党40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来说,应该非常清晰地知道,我们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然而说来很惭愧的是,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除了在高中时期,在思想尚且很朦胧的时候读过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和没有读完的那本左倾幼稚病外,再没有在手里捧起过马列的书籍。
前两天一个意外发生了:我在外甥家里发现了《资本论》,一本现代人翻译的《资本论》,也是一本简装的三卷合一本。为增加现代人读书的兴趣,书中有不少的插图,并在图下附上文字解说。实际上和原来想象中的三大卷相比,它已经只是一款简砖了。
然而就是这块简砖被我捧在手中,勾起了很多的思绪回忆。外甥看出我有喜爱之意,便爽快的将它送给了我。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我将如何用宽松的心情来阅读和理解它了。因为在大学里曾经学过政治经济学,故粗翻了一下,有关的经济学词汇如价值、使用价值、价格等都能理解,C、M、V、P等字母含义也都明白。阅读不会有问题,问题应该在理解上。
我把此书的封面与马克思简介、扉页、目录、英文版序言、每篇首页都扫描后附在下面,但第五篇工资、第六篇资本的积累过程,因到书的中间,不便扫描而停止。
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被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由于《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不管人们对《资本论》抱有何种态度,都必须对《资本论》揭示的这些矛盾和规律作出反应。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资本论》.就没有今天的世界。
四、 美国著名激进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
马克思从简单商品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分析,我认为是我们曾见到过的最值得注意和最发人深省的敏锐思维之一,我常把它同柏拉图和弗洛伊德的学说相比,它是当之无愧的。这种分析的洞察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也许是最突出和最不朽的成就。它使我们对可能完全无法理解的社会能够有所理解,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是什么,而这是认识到我们可能成为什么的必要前提。
1、封面:
卡尔
, 马克思 ( 1818-1883 )Karl Marx
1999年,英国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全球投票的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马克思生于德国,是犹太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近代政治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革命理论家,著有《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危机普遍加剧,他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后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强烈轰动:第二、第三卷由于马克思的逝世而未能完成,后经恩格斯整理和增补,分别于1885和1894年出版。

3、扉页:

4、序言:




3、扉页:

4、序言:



5、目录:
8、最后附有几位世界名人的评价,也附在下面。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挚友恩格斯:
二、俄裔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
在试图作出任何解释以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实际上是什么,那么,他从三卷《资本论》可以得到的信息,会比他在十期《美国统计普查》.一打有关当代经济制度的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实,也更有用。
三、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德里达: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