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20-09-11 09:45:04)
标签:

吴中博物馆

藏品介绍

吴国春秋

杂谈

分类: 琐事记忆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上集介绍了《考古探吴中》之林泽生息篇。本集接着往下介绍吴国春秋篇。
      《史记 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干余家,立为吴太伯”。  
       吴国是南下的周人与江南原住民融合共建的国家,中原文明的礼乐教化与本地的民风时俗相互交融。文献之外,多年来的考古工作为我们认识还原吴国历史提供了更多可能。1986年严山玉器出土,引发了对吴国用玉制度与用玉文化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真山大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为我们展现了吴国顶层贵族的葬俗葬仪。新世纪以来,木渎古城遗址的发掘,则进一步推动了对吴国社会生活发展状况、吴国都城迁移、春秋时期城市功能与形态发展等多方面的热烈讨论,成为认识吴中地区在春秋中晚期作为东南地区政治、文化中心的关键。
       首当其冲的是越城遗址。
       越城遗址位于苏州市西南,石湖北侧,越来溪畔,1936年已被发现,是太湖流域发现较早的一处古文化遗址。1960年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曾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现了以几何印纹陶为特点的西周一战国时代文化,以灰陶、黑衣陶为特点的早期良渚文化,及以夹砂、泥质红陶为特点的马家浜文化相叠压的地层关系,是研究苏州地区原始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
      下面按展品依序说明:
1、越城遗址: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周室为长: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3、玉敛丘封: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4、木渎古城: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5、埋玉于山: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200911吴中博物馆藏品《考古探吴中》之吴国春秋篇

下集继续《大邦之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