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20-08-13 13:52:37)
标签:

历史文化古镇

八坼

分类: 家乡面貌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最早到过八坼还是在1966年的秋天,那年学校组织学生支农双抢(抢收水稻、抢种小麦),时间有半个月左右,吃住在农民家中。我们班的学生安排在离镇上只有三里地的燕子窝(正式名称叫什么已经忘了),我和另两位同学一起住在一个叫沈水泉的农家,仔细算来也就是五十来年了。2015年的四月十二日,这天天气不错,便出门闲逛,不知咋的突发奇想,想到八坼再去看看这半个世纪的变化。当然首先牵记的是那老镇上的几样老建筑:横跨在南港北港上的四座老桥,及在两河交汇口的那座老城隍庙,以及在北港南岸两桥之间的百年老宅。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好在公交车还是很便利,93路到吴江公园换735路到同里公交站,然后就地换756路到底就是八坼。坐车途中甚至还有了是否能在八坼通过问讯,能找到水泉的想法。
      从历史上看,八坼在明清时期,便属于吴江建制上的七大镇、六小镇之一, 但只是六小镇中位居其末的一个。镇虽不大,但处于松陵、平望的中间,当地人称南24,北23(指相距的里数)。而松陵人则称:眼睛一眨,看到平望八坼。(指三镇在一条直线上)
     关于吴江七大镇的说法无太多异议:松陵、平望、盛泽、震泽、黎里、芦墟、同里,六小镇的来源就五花八门,到现在我都搞不清楚。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从地图上看,八坼镇的南港河北港河在城隍庙门前合流为一,好似中文的一个八字;坼字的含义,有史书作如下记载:唐代范传正治水,劈河而直其路,坼土为二,故名八坼。说的是,原来的大河到八坼这个地方拐了个大弯,于是就开了一条新河取直,新开的河道将八坼分成东西两半,形同八字, 这八字,便是现在的南港与北港。
      南北两港河上各有两座桥。北港上的两座桥,东头是永宁桥,西头是万安桥,皆为梁式单孔石桥。南港上的两座梁式单孔石桥,东头的名联源桥,西头的名合浦桥。四座古桥,“联源合浦”表明水流地形,“万安永宁”则寄寓万古安宁。
      当日游走在镇上时,曾找了几位老者问讯燕子窝,回答是:早就没有了,现在全是房子了。再问那些农民搬迁到哪里了,答曰:啥人也不晓得。因此想遇见曾经的农民水泉就此泡汤。
      因而下面的照片就只是游走八坼的记录:
    一、南北港合流处的城隍庙:庙门不开,故无法进入拍摄,要点是在庙前可以回望八字。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网上说明:八坼城隍庙建于清代。该建筑坐东朝西,临水建有码头和淌水河埠,码头上存有青石、花岗石系船石各一枚。第一进原为山门,内原有一戏台,均不存,改为当地粮库所建的简易用房。第二进原为大殿,已不存,为一院落,四枚石础犹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所镌的“奉宪□禁恶丐”碑尚矗立(碑的上款镌有“吴江县正堂”字样)。第三进为后殿,三开间,中为落地长窗。后殿北侧有三开间的偏殿,有廊屋与前面的第二进偏殿连接。八坼城隍庙尚存有的一座后殿、两座偏殿和清乾隆石碑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二、万安桥:桥栏石花饰、桥的说明、桥楹石、花饰局部、抱鼓石等。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万安桥资料: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建成。采用青石和花岗石,梁式单孔,南北走向,桥长17米,宽3.3米,高4.1米,孔高3.3米。)

三、永宁桥:桥上说明、桥楹石、桥栏的花饰、车行道、桥的望柱(原来的石狮子已经没有了)、抱鼓石等。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资料:永宁桥在北港的东头,石碑上记载建于清末。桥长18.8米,宽3.6米,孔高3.45米,中宽3.85米。)

    四、沈宅:沈宅目前拥有房屋3幢、砖雕门楼1座,坐南朝北的宅院现存三进,均为楼厅。第一进门前建有廊屋,东西两个发券,西发券与西侧人家的廊屋连接,形成数十米长的廊街。
    看点则是俗称官帽的山墙,当地人讲叫四顶官帽。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资料:沈宅占地约396平方米,建于清末,临北港市河,东为永宁桥,西为万安桥。其主人原为八坼石铁村沈少祥,据传,摇航船出身的沈少祥曾经在途中偶得金银财宝,遂在八坼镇上造房置田。解放后,沈氏宅第产权归公,现归八坼房管所所有,租给八坼五金厂作厂房。)

五、合浦桥:桥上说明、桥面、台阶、抱鼓石、桥顶望柱、桥名石和花饰。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南港西头的合浦桥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光绪二十四年重建,采用青石和花岗石混建。桥长17.1米,高4.25米,孔高3.33米,桥面石条长6.6,桥宽2.72米。)

六、联源桥:桥的说明被人涂抹,已经看不清楚,台阶中间加了一条车道,方便推车,被人糟蹋,是四座桥中保存最差的一座桥。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资料:南港東头的联源桥初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桥长18.9米,宽3.8米,跨度5.8米,桥孔高3米,南北各16级台阶。)

    七、老房子、新房子:到了八坼,老房子、新房子总要转转看看的,和当地居民交流中也有一些收获: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曾经的八坼中学,现在是退管会: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曾经的八坼医院,现在是住户居住: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沿河建筑: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新公房: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八坼公园内: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新街上的宾馆银行: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还有沿线商店: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曾经是吴江通八坼的跨运河的大桥,用了几十年,现在只能限制走小车了。
200813利用公交卡游吴江之八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