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七子山垃圾焚烧厂参观学习记
一周前,馨泰社区发布了一项通知:拟定于下周五(2020年7月10日上午9点),赴七子山固废管理中心(垃圾分类终端处理)参观学习,自愿报名,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得知消息后,我便立即报了名,便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这是因为在19年前,苏州市政府决定在七子山建设垃圾填埋场,当时从苏福路至填埋场有约四公里的道路需要铺设,而我单位则荣幸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因此我有机会接触到正在建设的垃圾填埋场的15年使用布局与当时确定的一期二期道路链接设计要求。
那时,站在七子山顶,看着那四周被山体环绕,似乎深不见底的锥形山坳,心想这么大的体积,怎么可能在15年里被垃圾填满。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尚未到达设计年限,垃圾已被填满。幸亏政府考虑周到,在十年前边在附近建起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解决了苏州的垃圾收集处理再利用并还能通过发电、废固物再利用的大问题。否则,这每天产生的数万吨垃圾该如何处理。
正好今年市政府又推出了垃圾分类的举措,因此能去参观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公益项目,给广大居民解除心中疑惑,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按照以往的习惯,带了相机,准备随时把参观场景拍摄下来,便于给没有去的人们也能带来一些视觉上的感知。
下面就说说参观的过程。
参观的大巴尙未停稳,焚烧厂专门安排接待的工作人员就来到门口,按照防疫要求,测体温,带上口罩进入厂区。
随后,跟着已有十年工作经验的厂区技术领导进入参观。可以负责地说,讲解非常到位,各个展点前还能与参观者有个互动、答疑,墙上是各种文字图片解释、还有众多的实物展示,特别是在垃圾焚烧锅炉的入料口,隔着玻璃墙看到了满载垃圾的卡车在统一指挥下,倾倒入仓、头顶还有喷淋设备除尘、净化车间空气环境。又隔着玻璃墙看到了两台发电机组正在快速旋转,把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实现变废为宝、重新造福人民的过程。
最后来到了整个场区的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出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数位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遥控整个过程。
全部参观过程中,我们根本闻不到那种习惯了的垃圾臭味,欣赏到的却是赞叹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先进处理手段!同时也对为苏州的垃圾处理作出实质性贡献的光大集团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
有关照片分类后选择贴上:
1、我们一行的参观学习过程:
2、参观过程中对有关节点上的拍摄:
3、感觉很有收益的墙上解释:
4、厂区的几张拍摄(包括模型):
5、还有几张场景特写:
6、最后是我们参观结束时的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