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17320360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0604位列《苏州园林名录》第43的震泽师俭堂
(2020-06-04 12:02:24)
标签:
苏州园林
名录
师俭园
震泽古镇
200604位列《苏州园林名录》第43的震泽师俭堂
重温《苏州园林名录》中的那些园林建筑,今天要讲位列第43的震泽师俭堂。同
时要利用到我写作于2013年的4月份的多篇博文,这是当时震泽古镇被列入苏州江南
水乡古镇世界遗产申报完成之后,由几位志同道合的博友一同赴震泽考察后写的,总
共游览了古镇上的老街、文昌阁、禹迹桥、慈云寺、师俭堂等建筑名胜古迹,其中师
俭堂是列入苏州古建筑名录、也同时被列入苏州园林名录的地方。位列名录第43。对
它的简要评价是:河埠行栈、民居古建。
有关的介绍上是这样说的:师俭堂位于震泽镇宝塔街西端(旧称仁里坊)。系震
泽镇首富徐氏家族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
庚申兵燹”,椽瓦无存。同治三年(1864年),望族徐寅阶在其旧宅基上重建师俭堂
,即现存的规模。
师俭堂占地27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00余平方米,大小房屋150余间。原三
面临水,一面临街。为一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等于
一体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师俭堂中轴布局规整、整体建筑精美,是反映晚清工商绅
士坐行经商的颇具时代和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建筑。整个房屋建筑为七进五开间。
下面就按顺序给你介绍:
第一第二进为大顺米行,门前就是河,河边建有码头,曰大方码头。从河对面或
站在水中的船头上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屋内有米行供进出大米时临时存放的粮仓,可以按大米的存放多少随意加减栏板
。
一二进中间是相连的,但两侧有天井,形状就像人的眉毛一般,故称眉毛天井。
二进楼上是账房间,为便于楼上楼下的联系与通话,设置了一个楼洞,也是上下传递
进销传票的便捷通道。
二三进之间是街道,站在路边看三进,门上的木雕非常精美。
从结构上看,这第三进应该是我们俗称的墙门间,是客人希望屋主人召见前在此
等候的地方。现在的第三进,被用来布置师俭堂的介绍,以及作为景点在此售票检票
的地方。
进入第四进,翻身就看见了一座砖雕门楼。(顺便解说一下:古代宅院的砖雕门
楼都是采用质地细腻的水磨青砖砌筑,上面的砖刻浮雕,题材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
、吉祥图案等等。砖雕门楼上部都有二字或四字的匾额,从文字内容上也大多反映住
宅主人的思想境界、治家训喻、处世哲学或者古人名言等。)
第四进上的提额已经在文革时遭到破坏,但从提示牌上得知为:世德作求。《诗
经》上说:王配于京,世德作求。就是要求世代积德的意思。
跨过天井,到了厅堂,师俭堂的大匾就高挂在正面大墙之上。大厅里的梁柱扁担
撑脚挂帘均雕刻得非常精细。天井两侧的厢房均装有玻璃,显得非常明亮。
大厅后面,是左右对称的眉毛天井。左手边天井旁则还有一条陪弄,供家中仆人
进出。
走过屏风后面通道,就进入了第五进。也是砖雕门楼,雕刻形态生动,立体感强
烈,层次、深度均具有极其幽深的艺术境界。砖雕的提额为慎修思永。慎修思永的解
说见《尚书》:慎厥身,修思永。寓意修身养性、严于律己。惜也已被人为铲去。
第五进为楼厅格局,与第四进基本相似,但檐下的梁柱撑脚上的雕刻异常精美,
漂亮。留下深刻印象,只可惜人物的面部也在文革中被铲去,成为白面无常。
大厅内高挂题匾曰:贤德瑞昌,厅内摆设古色古香。梁柱雕刻同样异常精美。
大厅后面有楼梯可以上楼,但楼梯显得窄而陡,据说是主人为了节省空间和建筑
材料所致,后人称之为俭梯。
上得楼去,见紧挨着天井的窗户上还有明瓦,这玩意儿,在小时候是频频得见,
而现在已经几近灭绝了。
楼前的玻璃窗上则配有彩色玻璃,这在当时的年代可是个稀奇的东西,价格肯定
不菲,可见当时主人的富有与时髦。窗上使用的铜插销直到现在仍然完好,且不过时
。
楼上五开间前后进分别被布置成闺房,起居室,绣房等。就不一细细介绍了。
第六进为内宅,也有砖雕门楼,曰恭俭维德。大厅、主人房、议事厅、汲古阁,
就以照片为证。
还有一个值得提请注意的就是木件的雕刻在内宅里比比皆是,不多做说明了。
颇有名的是师俭堂的东北角,有这么一个三角地。主人颇具匠心,把它设计成了
一个袖珍花园。将在下一集着重介绍。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200603六月赏花仍当时
后一篇:
200605重温苏州园林中的那些小园之“师俭堂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