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临汉门到昭阳台
上集讲到我们走下城墙,沿着汉江一路向西,要去看那临汉门。天气已经渐渐变黑,沿江建筑都开始亮灯了。本集接着往下讲。
瞬间,城墙上的装饰轮廓灯都亮了。最显眼的莫过于正前方的城门楼。紧步向前,来到了城脚边。这儿是古城的北边,有两座城门,靠东边一点的没有城楼,西边的有城楼,城墙有字叫临汉门。顾名思义,临近汉江的意思吧。
这儿游人不少,大多拿着手机拍照留念。我也用相机拍摄了两张,然后穿过城门洞,进入城里,返身对着门楼再拍两张。
网上查得:临汉门,是襄阳城六大城门之一,又称小北门。“汉沔津梁”、“北门锁钥”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又一赞誉。小北门城楼建筑在拱券式城门洞上,城楼四柱三间,重檐歇山顶,七檩抬梁构架,砖木结构,建于宋朝,元末被张献忠焚毁,现存的城楼为清代建筑,保留至今。小北门城楼具有北方建筑的稳重、浑厚之风,又兼南方工艺的灵动、飞扬之气,而脊吻、饰件则多采用襄阳地方传统工艺。城台长13.75米、宽22.6米,外有垛墙,内有女儿墙,台西侧有蹬城马道。
城内街道称北街,两边建筑多为今年为修复古城风貌而改建。街上有两座跨街的牌坊,在第二座牌坊旁有新建六角亭一座,亭里有碑,相传为纪念唐朝诗人孟浩然而立,孟浩然生在襄阳,一生没有入仕,曾留下众多著名诗篇,被称为唐朝田园派诗人。
在古城内北街上用一碗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襄阳牛肉面外加一个肉丸,解决了晚饭。价格15元,实惠。
用餐毕,继续逛街,里边仿古街灯、墙上腾龙、古老建筑,随行随摄。一直逛到了昭阳门,然后穿城拐弯走小巷回旅社。
天已黑,江边已经亮灯,在经过官厅码头和小北门码头后,来到了临汉门前:
江边路旁对两个城门的拍摄:
穿城进入,继续拍摄门楼,上有“北门锁钥”字样,墙角嵌有襄阳城文保碑:
对北街两边建筑的拍摄:


两座牌坊的拍摄:
纪念孟浩然的六角亭:
一碗襄阳牛肉面解决了晚餐问题:
继续逛街,仿古街灯、腾龙都是拍摄对象:
穿过门洞,台前立有华表:
收拾相机转回旅馆。下集游览唐城影视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