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陕北四大名堡之一的高家堡(上)——历史悠久、古建颇多.
高家堡古城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南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原为夯筑土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用砖包砌,清朝曾两度修葺。该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00余米,南北长300余米,城墙上部建有女儿墙,间有垛口、瞭望洞。另东、南、西面各辟一券门,并筑有瓮城,作御寇之功用。
作为陕北四大名堡(另三堡为镇川堡、瓦窑堡和安边堡)之一的高家堡,集军事、商贸、文化、交通重镇于一体,其山川形势、城池架构、古建民宅、风土人情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其历史风貌、文化积淀的蕴藏和存留无疑也是首屈一指的。作为长城要塞的袖珍城堡,有着其他古城所不可替代的特殊内涵,保护和开发的潜力与价值十分明显。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陕西电视台、万里长城考察组先后前来考察,赞赏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保护和挽救的动议也极其迫切。
该镇正在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镇"。按照项目要求的文化型、商贸型、军事型、堡塞型、寺庙型、古建型等八个类型来看,具备其中任何一款即有可能获得资格,而高家堡几乎同时兼具各类型条件,应该说获取"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是有足够资格的。由此也可以从另一侧面证明她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
对于如此重要的名堡,导游只给了一个来小时的浏览时间。因此只能马不停蹄似的在几个重要地点有所涉足,而其他较为偏僻的地方就忍痛割爱了。很是遗憾。
按照我的游程路线,把高家堡的情况分为两部分来介绍:第一部分,以古城、古街道、古建筑为主,第二部分以今年有所修缮后作为央视拍摄基地的建筑及拍摄有关景点为主。
下面先介绍第一部分。
我们是从高家堡的东门入城的。导游图上已经明确,全城街道以中兴楼为轴心,向东西辐射为东西街,向南北辐射为南街和北巷。东、西、南街各有通道到达城门。街道两侧的民居修筑具有北方古城特有的建筑风格。另有数条小巷在街道两侧伸展。
1、没进东门,已见高家堡的特色土产:
2、东门城楼及进城后的东街沿线:
3、修建后的东街两侧台阶角上均配有镂空的块石,应是一种特色,井盖也更新了,但破旧房子仍不少:
4、东街北侧有新修的牌坊一座,正面上书“威应灵”,反面“墉泰灵”题字。巷内就是灵应的城隍庙。
5、走进城隍庙里的拍摄,据说该庙“神极灵应,以前每有边警,先期钟鼓自鸣”。传康熙驾幸高家堡时感其灵异,特敇封“灵应侯”。因此,“城小神灵大”又成当地美谈。
6、靠近中兴楼的附近正在拆建,机器轰鸣,但愿不要变成拆旧建新,古迹面目全无的新古城。
7、中兴楼在城的中央,十字洞分街,称日月洞,现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在地面对之作了多方位的拍摄:
8、接着在西南角的楼梯台阶上楼,二层为重檐十字歇山顶回廊翘角楼阁,南伸两翼,券窑举阁,石阶勾连。又上三楼,见楼内建玉皇阁、观音殿。顶楼北壁砖雕明人法书玉皇阁三字,笔力遒劲。
9、中兴楼的骑街四洞上方分嵌石额,东面书中兴楼、南书镇中央、西书幽陵瞻、北书半接天。
10、站在楼上四面远眺,远处景色历历在目。
11、见南街两侧的建筑已经修茸一新,故决定下楼后先向南门,再去西门。
下集细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