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芦芽山景区的三个景点
芦芽山系山西省管涔山的主峰,属吕梁山脉的一支脉,位于宁武县境内,距宁武县城西南30公里处,"西接岢岚,东带宁武,南连静乐而雄踞五寨"。群山森列,重峦叠嶂,危崖峭壁,碧波松涛,其主峰更是峰峦特秀,怪石嶙峋,巍峨挺拔,雄距朔方。每有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鲜嫩欲滴,引人入胜。
芦芽山巅,有金龙池、五龙洞、秀云峰、紫峰崖、凤凰岭、东西火场、大小天涧、束身峡、舍身崖、九桄梯、华严守、说法台、金刚佛堂、龙王堂、太子殿等名胜。太子殿东又有小芦芽山、云际寺、饿虎垴。小芦芽山背后又有达摩庵、石栈天桥、大河畔等自然景观。
芦芽山主要景点有八个,分为两条线路,芦芽山一线是芦芽山、马仑草原、情人谷、汾河源头。万年冰洞一线是万年冰洞、悬崖栈道、悬棺与悬空寺。天池则位于宁武到东寨镇途中。
我们参加的神秘晋陕之旅游团只挑选了其中的万年冰洞、悬空村和汾河源头三个景点,并在到达山西后的当天游完。故对芦芽山景区的了解只是一个皮毛。但就是这三处景点,已经使我对这里产生了好感。
一、神秘的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是此次游程的首站,也是给我们的一个下马威和惊奇。原本20几度的气温中,一下进入零度以下的冰洞中,下车前,在大巴上把准备的毛衣、棉毛裤、羽绒服稀里哗啦地往身上套。下车后又走了一段山路,捂出的汗还没来得及擦干,又即进入了冷飕飕的冰洞内,直呼过瘾,而眼前突兀出现的美妙景象又让人直呼惊叹。
关于冰洞,分四部分来叙说:1、冰洞介绍;2、拍摄的有关照片欣赏;3、冰洞的发现过程;4、关于冰洞的成因说。
1、冰洞介绍;
万年冰洞在山西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畦乡境内,海拔2300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
她的奇特之处在于以本地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可洞内却四季冰封。即使三伏炎夏,洞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洞内却寒气逼人、冰雕玉砌,且愈往地层深处冰层愈厚,与越往深处气温越高的常规地质情形形成强烈的反差。
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冻土层以外发现的罕见的大冰洞。位列全国一万多个洞穴中仅有的九个冰洞之首。
200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现开发近百米。分成上下五层,通过钻冰洞,下冰楼梯,过冰栈,可到各层观光。每层可容纳数十人。洞内最宽处直径有20米,最窄10多米。洞内四周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钟、冰人、冰菩萨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洞内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珑剔透,或晶莹夺目,或婀娜多姿,或雄伟壮丽,无不令人惊叹。堪称一个冰的世界。
2、我的关于冰洞照片拍摄:
进洞前,要先走上山坡这个亭子里排队等候:
洞口就是这么大:
进入后有一个介绍大厅:
沿着楼梯往下走,开始进入冰洞:
令人惊叹的冰洞景色,加上变幻的灯光,令人惊叹。真是一个晶莹夺目的冰的世界:(不再用文字说明)
大约半小时后从出口处出来,回到乘车处离开:
3、看了照片,我们来说说冰洞的发现过程:(内容从网上下载,对文字作了修整)
这个冰洞的发现,闫鹏这个小伙子功不可没。
闫鹏从小喜欢探险,学校毕业后在宁武县旅游局工作,无意中听到了山里有冰洞这个传说后,他决定趁工作之余,寻找这个传说中的神奇洞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闫鹏爬遍了附近的许多山头,依旧没有任何的头绪。
然而,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一天,他和同伴来到了当地的管涔山中,当他们爬上一个山头后,他们惊奇的发现:在山的阴面有一个洞口模样的地方,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闫鹏说:“走到洞口附近感觉凉飕飕的,感觉这个地方风比较大,而且背阴的崖壁上竟挂满了冰花,一切都与周围的环境大相径庭,一个一米见方深不见底的洞口更是冒出一丝丝的寒气。”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神奇冰洞吗?
一年多的渴望,让闫鹏忘记了恐惧和危险,他决心对这个洞一探究竟。闫鹏说,他们顺着洞口下去,冰洞下边黑咕隆咚,脚底滑得根本没有登的地方,反正是靠上边绳子拽着,多少有点能附着在冰壁上。后来到了一个稍微开阔的地方,站稳脚后,拿着火把向四周一看,眼前豁然开朗。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仿佛置身于一座晶莹的宫殿,四处都是冰的世界:冰柱、冰锥、冰瀑、冰笋、冰花,没有一个人想到,小小的洞口背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美妙的世界。
闫鹏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他的脚感觉被冻僵了,他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进洞两个多小时了,温度计清楚地显示,洞中的温度为零度左右,这与初夏时节的洞外,整整相差了20多度。在接下去的日子里,闫鹏分别在不同的季节下过冰洞,他发现洞中似乎永远保持在零度左右,洞里洞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闫鹏说,七八月份,洞外都是鲜花烂漫、绿树成荫,而洞内却是坚冰不化;冬天,洞外边比较冷,几乎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穿着大衣,到了洞内,由于没有风,反倒比洞外暖和了许多,有一种冬暖夏凉的感觉。
4、关于冰洞的成因说:
对于冰洞这种神奇现象的真正成因到现在尚无确切的定论,但有几种推测说法:
冰川学说:冰川时期,大量的冰涌进了这个冲刷成形的洞中,也就形成了今天非常神奇的冰洞。又因为洞口很小且在上部,洞内的冷空气出不来,冰就一直保存在洞中。
地热负异常说:地质界对上述解说有很大的异议,认为如果是冰川运动时,大量的冰涌进冰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冰早就应该化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一年四季都结冰的气候条件。因此提出了一个比较被认可的说法:叫做地热负异常说。地热正异常说指的是越向地心走,温度越高,地心的温度大概是6000多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差不多,也就是越往下走温度越高,这是合乎常理的。而地热负异常说恰恰相反:它说越往下走,温度越低,低得能够制冷,能够制造出大容量的冰来。对此,就好比空调或冰箱,它都有一个制冷的机制,它是通过机电来制冷。而冰洞的制冷机制,从目前来推测,还是岩石下的某种机制,形成了制冷的机制,从而达到制冰的效果。那么可以猜测,正是因为山本身的最深处很可能存在我们目前仍未探明的制冷机制,它不仅能保持洞中的温度,并且仍在日复一日地结冰,再加上相对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位置的巧合,因此,形成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冰洞。
空气对流成因说:冰洞应该还有一个下口与外界相通,冬天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冷空气从下口进入,使洞内温度下降,水气凝结,冰洞成长。夏天外界温度高于内部温度,气流翻转,冰洞融化。由于外界昼夜温差大,在洞内温度间与昼夜温度之间时,气流昼夜交替,形成各种冰的奇观。只要冰洞凝结大于消融,冰洞就逐步成长。夏天冷气下流,使出口空气达到饱和凝结成水,随着外界温度的上升,内外温差增大,下口流出的冷空气增大,出口达到成冰条件,形成“夏日冰洞”。但冰洞的下口至今尙无确切位置发现。
我理解并能接受的就是第一种冰川学说,你们的感觉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