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2019-06-27 20:30:38)
标签:

波黑

萨拉热窝

拉丁桥

巴尔干

杂谈

分类: 巴尔干风情录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到达萨拉热窝后的第一个景点是拉丁桥。
    先了解一下波黑个萨拉热窝的简要历史。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国家。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东邻塞尔维亚,东南部与黑山共和国接壤,西部及北部紧邻克罗地亚。国土总面积5.1万平方公里,首都萨拉热窝。
    12世纪末建立波斯尼亚公国,15世纪后被奥斯曼帝国征服。19世纪沦为奥匈帝国属地。1918年并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成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加盟国,1992年宣布独立。
    波黑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即波黑战争),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截止至2016年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三个实体:波黑联邦(又称穆克联邦)、塞族共和国和布尔奇科特区。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本身仅为历史学上两个地理区域名称,截至2014年该国仍然没有直接使用这两个地理区域名称所代表的政治实体存在,仅有使用种族名称波斯尼亚人跟克罗地亚人(波黑联邦)及塞尔维亚人(波黑塞族共和国)所代表的政治实体存在而已。
    作为首都的萨拉热窝,已有600多年的建城历史。位于波黑的东部的波斯尼亚河上游,群山环绕,气候温和。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暗杀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奥地利皇储)和他的妻子索菲•霍泰克,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导火线。进入战争之后,巴尔干半岛的战事大多在贝尔格莱德附近,萨拉热窝在战争中逃过了大规模破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尔干半岛西部合并入南斯拉夫王国,萨拉热窝成为德里纳河省的首府。二战中,1941年4月,纳粹德国入侵了南斯拉夫,轰炸了萨拉热窝。1943年至1944年间,萨拉热窝遭受了盟军的轰炸。在铁托率领的游击队的抵抗之下,1945年4月6日,萨拉热窝从纳粹的占领之中解放。萨拉热窝的发展高峰期是在八十年代初期萨拉热窝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时期。1992-1996年,萨拉热窝卷入了长达五年的波黑战争。
    萨拉热窝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保存了大量土耳其时代的建筑,新城区为现代化都市。米里雅茨河是城市重要的的地理特徴。河流自城市东侧流经市中心向西汇入波斯尼亚河。故米里雅茨河有“萨拉热窝之河”之称。
    1992年5月波黑加入联合国时,中国作为共同提案国予以支持,同年6月和1995年3月西拉伊季奇分别以波黑外长和总理身份两次访华。1995年4月3日,中国和波黑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要参观的拉丁桥:
    位于城内的拉丁桥的旧称叫普林西普桥。这座桥是奥匈帝国的帝位继承者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妻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杀害的萨拉热窝事件的现场。桥梁过去是木造桥,在洪水中被破壊,1798年重建。
    1914年,在这座桥的北侧,大公夫妻被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为纪念南斯拉夫爱国主义,桥梁曾改名为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其名称恢复为拉丁桥。

1、进入萨拉热窝: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2、来到拉丁桥畔: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3、河边的政府机构: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4、准备过河对面去看: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5、河水中有个堤坝: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6、对岸看建筑: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7、再走回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8、准备集中往老城看钟楼清真寺了: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9、最后看一眼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四十、萨拉热窝的拉丁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