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海潮》汇编集选摘(60)童年记忆之记小时候扯“扯铃”

(2017-11-18 19:38:19)
标签:

黄海潮

选摘

童年记忆

乐趣

扯铃

分类: 琐事记忆
《黄海潮》汇编集选摘(60)童年记忆之记小时候扯“扯铃”

记小时候扯“扯铃”
吴XX  
    (为何“扯铃”要打引号?因为实际最后扯的已经不是“扯铃”)
    小时候,男小孩最羡慕的就是过年拿着压岁钱到玄妙观买只扯铃玩!可是当时的扯铃对我们身上压岁钱不多的来讲,最多是买只“地黄牛”,一毛钱,用绳子绕在杆子上,线头穿过小竹板上的孔,使劲一拉,那玩意儿就“轰”地一声,在地上直转,直到声音消失、不再旋转、倒在地上。然后重复玩耍。
    但是,玩归玩,心中总还是在想着玩“扯铃”!
    记得有一年,大哥拿到了老妈给的五毛压岁钱,(我们人小只有一毛到两毛钱)兴奋地拉着我和小哥两个,一起到了玄妙观。那卖扯铃和地黄牛的摊子周围是人山人海!一问价钱,地黄牛小的一毛钱一只,大的一毛五。扯铃讲门数的 ,一门七分钱,最少的五门,最多的有十二门。这就意味着至少三毛五分才可以买到一只扯铃。 大哥于是和我们小哥俩说,你们每人出一毛,我出两毛九,买个七门的。到时大家一起玩。就这样,三个人买了一只七门扯铃,两只地黄牛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因为我和小哥当时不会扯,所以基本上是大哥一个人玩得多。我和小哥分别玩地黄牛。
    当大哥不玩的时候,我和小哥两个轮流学习,慢慢也能扯响了。可是不多久,扯铃就摔坏了!地黄牛也脱胶,竹把子掉了。
    小哥的鬼点子可是够多的:他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几个大的铁垫圈,套在坏了的扯铃的一头,还用一个大螺母紧紧地夹住铁片圈,一个类似哑铃状的不会再响的,但可以一样扯着玩的“扯铃”又活跃在我们的手中!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兄弟几个,分别玩出了“格”。先后拿家中的各种盖子开刀了!先是搪瓷茶杯盖子,后来是玻璃杯盖子,最后是砂锅盖、吊子盖都被拿来作了“扯铃”!可怜的这些盖子,不是掉瓷摔瘪,就是粉身碎骨!(尽管为了防止摔坏,我们是在泥地上或地板上玩,甚至在地上铺上刨花。)
    为此,没少挨母亲的责骂!
   
叶XX : 吴管家:你说的“扯铃”,阿就是一只像小的亚铃,再有一根两头有柄的绳子,白相的人将亚铃放在绳子的中间,然后双手握着绳子的柄,双手一上一下将亚铃“扯”离地面,等亚铃不掉地了,还可以将亚铃“扯”成和自己身体成不同的角度,这时亚铃便会发出“嗡嗡”的声音......。是这样的吗?但是我“扯”不起来。至于地黄牛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是苏州人说的、放在地上用绳子抽的“贱骨头”吗?你说的这两种“玩具”,恐怕就是我们年少时的主要玩具了,当然女孩子玩“跳牛皮筋”“捉帖子”比较多。

胡XX : 扯铃有两种。单头铃只有一个圆盒,其圆盒和双头铃一样,轴心凹槽较接近圆盒的部份为运铃之所在,轴另一端点较尖,类似陀螺,因此单头扯铃亦可当陀螺来玩。双头铃由两个圆盒组成,中间夹着一个轴心,轴心之中央有一凹槽,凹槽的两头类似半个鸡蛋形。地黄牛和“贱骨头”是俩种不同的东西。

吴XX : 叶大姐,地黄牛是一小节竹管约6--7公分长,两头封口,中间插一根竹棒,底部大约露出3--4公分,头削尖,以便于在地上打转,上头留十几公分,供绕绳用。竹筒子上开出一个长条的孔,当绳子绕好后,绳头穿过一片开有小孔的竹板,使劲一拉,便会发出“轰”的响声,同时在地上转个不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