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绮园(中)

(2015-08-25 21:13:02)
标签:

海盐

绮园

杂谈

分类: 家乡面貌
走进绮园(中)
    从潭影轩里出来,继续转悠。
    这座隐处江南古镇的园林,它的艺术价值是陈从周教授首先发现的。他在六十年代调查研究江南古园时来到绮园,深为园林的布局和景色所打动,不久即在《文物》杂志上向学术界介绍了绮园的造景特点,并于1985年推荐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红楼梦》剧组来绮园拍摄外景。绮园随着电视剧的放映,走向全国。1990年,它被上海古籍出版社列入该社出版的《十大名园》系列丛书。从此,名声大震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名人前来游览。如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著名画家钱定一、著名诗人富寿荪、戴盟、周退密等。
    著名学者苏渊雷教授来绮园游览,被绮园独特的江南山水所吸引,当时正值细雨绵绵,园内景物似隐时现,他感觉如入董其昌《云云小隐园》中,更认为自己是平生第一次得意的游历,竟情不自禁地撰联记之。联云:四大海水入于毛孔,一朵野花可见天国”。如今,绮园,这座“浙中数第一”的古园,正如老树开新花,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整个园林的建造,妙用了“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叠山理水园论。其特点是以树木山池为主,略点缀建筑,与今日以风景为主的造园手法相近;园自成一区,不附属于住宅区;用大面积水域,以聚为主,散为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大假山前后皆有丘壑,与苏州园林因面积小而略其背面的做法不同。园从西侧入口,中建花厅,前架曲桥,隔池筑假山,水绕厅东流向北,布局与苏州拙政园相近,水穿洞至后部大池。
    园内有潭影九曲、蝶来滴翠、晨曦罨画、海月小隐、古藤盘云、幽谷听琴、风荷夕照、美人照镜、百鸟鸣春、泥香三乐等景点。其游径有山洞、岸道、飞梁、小船及低于地面的隧道等组成,构成了复杂的迷境,为江南园林所仅见。园内假山分成前、中、后三区,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境。园内建筑“潭影轩”、“小隐亭”、“滴翠亭”、“风荷轩”为建园点缀,更为游人提供休憩之处。园内小桥有九曲桥、四剑桥、罨画桥联结山水,更构成独立的景致。如四剑桥由三跨石板构成,为我国园林桥景的孤例,罨画桥为石拱桥,将园中湖水分为两界,拱旁有联“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与周边景物构成如诗画境。

吉头提议先转假山,我们都表示同意:
走进绮园(中)

走进绮园(中)
在链接假山间的石桥下,发现了一株至少百年以上的古藤:
走进绮园(中)

走进绮园(中)
称之为假山边的栈道不为过:
走进绮园(中)

假山洞里也要钻一钻的:

走进绮园(中)

三钻四钻到了假山顶上:

走进绮园(中)

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息片刻:

走进绮园(中)

山顶看山下:

走进绮园(中)

来到园内的北面:

走进绮园(中)

小径通幽:

走进绮园(中)

又见美人照镜:

走进绮园(中)

震基宝宝迫不及待地想和美人合影:

走进绮园(中)

没有照顾,叫他靠边,让我先拍张近景:

走进绮园(中)

然后再叫他站好,来了一张:
走进绮园(中)

向前走了几步,一副水中倒影图展现眼前:

走进绮园(中)

确实很美:

走进绮园(中)

水面还有几株荷花:

走进绮园(中)

似乎是造园时多余的一些石头,整齐排列在路边:

走进绮园(中)

绕水池拐了个湾,桥边的一艘小船露出树丛:

走进绮园(中)

是夜泊在此,尚未划走,还是等待已经去购船票的诗人?

走进绮园(中)

夕阳下的桥洞是如此的圆,犹如明月和太阳争辉:

走进绮园(中)

走进绮园(中)

站在池边栏杆上,小船拍得更清楚一些:

走进绮园(中)

靠近围墙的空地上的又一歇息处:

走进绮园(中)

在此稍许休息,喝了点茶水:

走进绮园(中)

起步走向小拱桥:

走进绮园(中)

桥上拍船,幽静入境:

走进绮园(中)

逆光拍摄,有点朦胧的感觉:

走进绮园(中)

原来是晨曦罨画景点,那夕阳下不也可赏么:

走进绮园(中)

回看小桥:

走进绮园(中)

朝前看,还有一座亭子在前方:

走进绮园(中)

站在四剑探水景点前,寻找着四剑,却只看见前方支撑古树的两根木撑,加上水中倒影,成一棱形:

走进绮园(中)

把这喻为四剑是绝不可能的:

走进绮园(中)

吉头不必再研究了,四剑其实就是石桥上的三跨石板。(网上文字:四剑桥由三跨石板构成,为我国园林桥景的孤例)

走进绮园(中)

隔着水面拍对面景色:夕阳下的园景确实让我陶醉。

走进绮园(中)

因还有几十张照片,所以就此打住,下集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