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静思园里(2)

(2015-06-12 18:26:15)
标签:

吴江

同里

静思园

弘雅堂

古戏台

分类: 家乡面貌

在静思园里(2)

    出嘉会堂,过盆景园,沿着碑廊往南走,走过乐安桥,来到了弘雅堂。

    弘雅堂原名“天王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此厅堂曾为“小刀会”活动的正堂,后从上海市老城厢的人民路丹凤街保护到静思园。“弘雅堂”与“凤”有着不解之缘,当初保护这座古建筑是在上海城隍庙的丹凤街,恢复此座建筑时,园主为了“暗示”这座建筑的故里,特在屋脊及小抄口上分别塑了三个凤凰,由此“弘雅堂”变成为引凤的筑巢。眼前我们所看到的凤凰伉俪之秀石,是五亿年自然造化的稀世珍品,千古绝唱。今栖息于静思园,纯属天意。
移建在此的乐安桥:

在静思园里(2)
路标指示牌:
在静思园里(2)
绿晓亭:
在静思园里(2)
四面来风亭,又叫落霞亭:
在静思园里(2)
快风阁(背面):
在静思园里(2)
走过乐安桥:
在静思园里(2)
来到弘雅堂前,对面有一个古戏台:
在静思园里(2)
堂前的场地上,用石槽种着早荷:
在静思园里(2)
远观就是一座天王殿:
在静思园里(2)
进入方变弘雅堂:
在静思园里(2)
三块奇石像凤凰: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走到古戏台跟前去看看,欣赏一番: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戏台旁也有奇石陈列:


在静思园里(2)

跨过圆洞门,进入南面院子里,这里也树着几块高大奇石: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旁边的建筑当是悟石山房了:


在静思园里(2)

涌泉楼:


在静思园里(2)

屋内有水通外面的池塘:


在静思园里(2)

隔湖看静远堂:


在静思园里(2)

右边可见小垂虹:
在静思园里(2)

九曲桥从水面过:


在静思园里(2)

四周景致逐一拍过: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继续沿着路牌走:


在静思园里(2)

来到天香书屋:

“天香书屋”原名“楠木厅”,明代建筑,此前坐落在太湖西山后布村,归一姓殷的大户人家所有。由于明代建筑低矮简洁,园主特意将其升高,改为“卷棚顶”式的四面厅。当我们即将走进厅堂时,不妨先看看这块深紫色的宋代“武康石”,此石产于浙江武康县,由此不难看出“后布村”的古老与文明,该村已列入太湖“古村落保护名录”。这座建筑坐东朝西,面对“静远堂”侧门,西与“借红轩”月洞门遥相呼应,一线贯通,叠景通透,宅院交溶。书屋内陈设明式桌椅,尤其是未加朱漆的两方楠木柁梁,更是稀少难得。园主人之所以将此厅取名于“天香书屋  ”,缘于爱女天生丽质,国色天香,为使其女闲暇游园在此读书赏景,特构此厅。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来到借红轩:

“借红轩”四面畅豁,三面临水,轩举高敞,视野开阔,便于观赏胜景,并设有“美人靠”供游小憩。杜甫《夏夜叹》有云:“开轩纳微凉”。每逢依槛环顾时,您会看到北面庞山水抱,景物清幽,云墙缭曲,古木苍郁,湖石叠山,小桥流水;西面步石曲桥,亭台参差,花树扶疏,倒影入画,一派江南水乡风味;南面曲廊萦纡,荷香四溢,有道是:“隔岸垂杨笑语,池荷映水新妆”。每年的仲夏时节,满池的荷花碧艳嫣红,成群的锦鲤时隐时现地愉窈水面,有一种“饵之红霞,惊之火流”情趣让您久久不能忘怀。尤其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整个廊轩被荷花、锦鱼、晚霞染的通红。此时,是谁借了谁的“红”也无法道清。如果说“借红轩”是赏景绝妙之处,那么,这块“金马腾云”就更能让您体会到园主人“物当思源”的高贵品格。这块灵璧石是园主人最早收集到静思园的第一块宝物,它横成一只“蝙蝠”,意为“福到”。竖成一匹奔腾的骏马,金石同根,园主属马,故将这块峰石取名为“金马腾云”。意为园主事业如日中天,兴旺发达。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柱子楹联:
在静思园里(2)
眺望四周景色: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在静思园里(2)

轩内金马腾云奇石:


在静思园里(2)

离开借红轩时的回拍:


在静思园里(2)
湖对岸对借红轩的拍摄:


在静思园里(2)

下集还有,敬请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