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镇上的永庆古寺
游玩了凤凰镇的恬庄老街,参观了老街上的杨氏孝坊、榜眼府第,我们去街首的饭店吃午饭,餐后随即去了凤凰山脚下的永庆古寺。
网上说永庆古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曾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齐名。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7年)侍御司陆孝本舍宅扩建,1500年间,几经兴衰。寺基最广时达到86亩。寺内建筑曾有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东岳庙、关圣殿、文昌阁、藏经楼、罗汉堂及金仙塔院等,是佛教信众朝圣参学的圣地。
1958年永庆寺遭彻底破坏,寺废僧散,使千年古刹不复存在。
1980年以来,宗教政策落实,张家港人民政府批准重建永庆寺。
1993年10月举行“重建永庆寺奠基”仪式。
1995年张家港市佛教协会礼请寒山秋林法师任永庆寺监院,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秋林法师和信众一起努力恢复古刹。共投入两千多万元,现建成有山门、钟楼、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玉佛殿、大雄宝殿以及香花桥、放生池、闻钟亭、中日友好樱花园、敬老院(福寿园)等建筑设施,使古刹得以展新颜。
以永庆寺为中心,过去曾有“内八景”、“外八景”的说法。现在寺内只有有新“三绝”:即600年紫薇、1500年古银杏神树及树上12尊观音、长2.5米的汉白玉卧佛。
历史上永庆寺最著名的是108罗汉堂,罗汉的姿态各异,生动逼真,或喜或怒,变化无穷。是“塑圣”杨惠之和“画圣”吴道之唯一的合作珍品,也是当时名闻遐迩的江南“二半堂”中的一堂。
近期,永庆寺又修复了凤凰山的重要景观——文昌阁。当年施耐庵曾隐居永庆寺文昌阁内写作《水浒》,其中108将据说就是受了永庆寺108罗汉的启发而创作的。目前留有洗砚池、磨剑石、衣冠冢等遗址。
现在永庆寺的门票价格是15元,童叟无欺。
下面是记述游览即兴打油诗一首,诗曰:
正门不开走边门,大红灯笼满寺院;
七级浮屠乘舟渡,观音莲座立水面;
钟鼓楼下是两殿,天王殿前红一片;
左聚仙、右会贤,六字真诀在殿前;
廊屋随着地势升,最高处是大雄殿;
三面佛祖现屋脊,三圣、观音分两边;
大大佛字金箔贴,檐下高挂几多匾;
俯瞰庙宇层层叠,仰望文昌在山巅;
爬到半山可小歇,智慧,般若在两边;
佛祖有心助我力,一气登上凤凰顶;
眺望四周景色美,唯憾轻薄雾霾天;
文昌阁下门不开,无奈只好拍对联;
远处山坡人熙攘,佛佑中华保平安!
下面是诗配图:
正门不开走边门:


大红灯笼满寺院:


七级浮屠乘舟渡:

观音莲座立水面:

钟鼓楼下是两殿:


天王殿前红一片:


左聚仙、右会贤:


六字真诀在殿前:

廊屋随着地势升:

最高处是大雄殿:

三面佛祖现屋脊:

三圣、观音分两边:


大大佛字金箔贴:

檐下高挂几多匾:

俯瞰庙宇层层叠:

仰望文昌在山巅:

爬到半山可小歇:

智慧,般若在两边:


佛祖有心助我力:

一气登上凤凰顶:

远望四周景色美,



唯憾轻薄雾霾天:


文昌阁下门不开,

无奈只好拍对联:

远处山坡人熙攘,

佛佑中华保平安!


下集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