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2014-09-06 08:26:52)
标签:

山西

鹳雀楼

蒲州古城

普救寺

杂谈

分类: 山西之行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有三大名楼,依其成名的时间顺序,先后为: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而闻名。而四大名楼之说,就是在这三大名楼之上再加上自己所以为可以与之匹配的古楼。

    所以各地都有不同第四大名楼之说,这是没有定论的,山西人推鹳雀楼,山东人推蓬莱阁,江苏南京人则推阅江楼,互相都不买账,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到了山西,就得看看鹳雀楼是无疑的,就像到了山东要看蓬莱阁,到了南京要看阅江楼一样。

    进入鹳雀楼后,再体力差,也要努力往上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么。看看到底能望多远,能看到些什么美丽景色。

1、上到二楼,迫不及待地转上一圈,没看到黄河,只好拍些楼内的东西: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2、王之涣的雕塑前倒有不少人留念的: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3、再上一层,还是看不清黄河,依旧只好拍近的: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4、爬还是往上爬,只是不再拍外景,专为拍内景: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鹳雀楼外观四层,内分六层,楼内文化陈设表现了五千年黄河文化的底蕴。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从而使繁华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

5、总体感觉这几组雕塑都不错,不分类别,一起贴上。只是欣赏: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6、下楼、离开: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行摄山西之鹳雀楼(下)

     总的感觉,楼虽高,也有气势,但在我眼里就是不咋样。

     山西的景点已经全部介绍完毕,但整个旅程的景点尚未结束,下一站哪里,下集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