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
从暹粒往南20多公里,就是东南亚最大的湖泊洞里萨湖。在高棉语中,“洞里”是海,“萨”是淡水。
洞里萨湖仿佛是湄公河的蓄水池,在低水位时,湖面约3000平方公里,每年夏秋季湄公河涨水,河水倒灌入湖,湖水面积达近万平方公里。
我们在吴哥旅游介绍后顺道去领略洞里萨湖的风采。通往湖区的路不好,湖光水色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湖边水上人家的生活情景,他们看上去日子非常清苦,但又显得淳朴善良。
由于受洞里萨湖季节性变化影响,他们采用了这样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水上建筑是可以随着湖水而移动的。雨季湖水上涨、湖面扩张,水上房屋就在拖船的拖动下,沿着水汊向上游行进,找个水浅、靠陆地的地方安家。等水位开始下降,再向湖中退回。
这些“水上人家”游动的房子还都有编号。我们看到一些由现代建材建成的很不错的房子,那是政府为他们配套而建的设施,如水上学校、水上医院、水上商店,甚至于教堂。但基本上湖边的水上人家都是草木结构的房子,室内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两艘小船,那是供日常交通之用的。
久经战乱的柬埔寨人在游客面前不讳言自己的贫穷,也有一些人家就在游客中兜售水果或带着小孩或干脆在小孩身上放上蟒蛇,换取游客给予的一美元小费。
今天的柬埔寨政局稳定,全国一心发展经济,政府希望用15年时间赶上越南目前的经济水平。我们应该相信,拥有水产和旅游优势的洞里萨湖人民在不久的将来生活水平会有一个改变。
1、游船出港:
2、船主的两个小孩: 3、大水还未退去,树木仍然被淹: 4、水上人家面面观:
5、学校、商店、教堂:
6、水上人家的小孩: 7、玩蟒蛇的小孩和不能安享晚年的老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