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军:三线二代的声心

(2024-12-01 12:54:03)
标签:

杨军:三线二代的声心

游游冬

分类: 情感
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名正言顺的说
  我是北京人或者我是陕西人亦或我是河北人。。。
这也许是我还有和我一样
那个特殊年代存活至今三线二代的心声。记忆中上的好好的北京小学转瞬之间就变成条件极差的山沟信箱小学,离开了成长多年的北京突兀到了山沟,才知道你不是一个各体,你是一个时代无法回避的群体。来自祖国各地的我们汇聚到这个山沟,我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三线亦或三线二代。
。。。
  初来至此,年幼的我们心中离别的乡愁不是首要,在那个偏安一方的小天地,周围大多还是操着北京口音的街彼邻右,我们都不明所以还以为一切如旧。直到某年某月某一天,因为当地物资的匮乏,父母带我们回到北京大包小包采购满满去登上拥挤的公交车时,被那时所谓的北京人抛售白眼质疑我们一家老小是来此淘金的老外地时,才真真正正体会到你已被这个所谓的故乡抛弃的痛楚。

     这是一段被刻意屏蔽的历史,现今很多身边的人都不知道那段尘封的历史,不要说年轻一代,就是我这样的三线后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都分不清楚,当年父母响应国家的号召是对是错。
清楚的记得,爸爸妈妈讲述过,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好人好马上三线,如果不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那个时代组织断然不会让你去偏远的山沟执行伟人的三线计划,但是后续仿佛是一个黑色幽默,打着红旗敲锣打鼓唱着歌离开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和留守北京本地的同事,在工资医保住房待遇上一个地府一个天堂。。。
  至今还记得陪已经退休年迈的爸爸妈妈去申请户口回迁时的场景,窗口后那个比现在我儿子还TM年轻的小警察一脸嫌弃的表情,怎么证明你们支援三线的身份,有材料吗?我当时气的真想大骂,草泥马,当年举家远离北京深入大山沟,没点信念的支撑和不得已的无奈,我TM有病呀。。。。而爸爸妈妈卑微的接受了这一切,一遍遍找老的户籍地老的单位努力办齐了一切,遗憾的是,父亲最终没有赶上户口回京的那一刻,作为祖籍北京的他,陕西的户籍也许会成为他这一辈子无法释怀的沟壑。
  母亲也时常抱怨,退休工资医保待遇与原来老单位留京人员的差距,哪怕是当年天天借酒闹事坚守初心也不离开北京的混子,现在三环的住房高配的退休工资也足以让老妈借酒闹事坚守初心也不离开北京的混子,现在三环的住房高配的退休工资也足以让老妈唏嘘不已。作为儿女,时代的诟病我们无法苛责,只能劝慰母亲,多活几年,啥都有了,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面对现实的妥协。当年英姿勃发心怀理想的他们也不会想到,未来颠覆他们理想信念的即不是美帝也非苏修,他们最终还是败给了无情的岁月生活的无奈。
很多年以后,当我以一个成人的视角和观点再一次踏进他们奉献青春的大山里,面对逼仄的环境艰苦的景象,那一刻不由得潸然泪下,我深深体会到了父母亲当年在生活过繁华的都市后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后那份深深的绝望和回乡的渴望。
  父辈,家乡对于他们永远是莫大的精神寄托,少年时代,我就总会被寄语无限期望,好好读书,你是要回到北京的。。。而当年很多一起戏耍的玩伴今天已然一身陕气满嘴秦腔。
  命运使然,我落户于河北,儿子正在这条路上拼搏,也许告慰父辈寄托的重任会在我的下一代实现。总之,当年的三线建设,改变了很多如我们一样至少三代人的命运。
  与父母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始终魂牵梦绕的故乡于我而言,或许只是一个名称,我们更习惯于我们学习成长的那一方天地,那里有我的童年我的少年。尽管直到今天,我待过的三个地方也没有哪一个地方认可我是当地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